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造富榜遭批评的背后

(2011-01-18 23:55:43)
标签:

中国造富大学

高等教育

知识就是财富

排行榜

性感城市

   

   http://s15/middle/5a2c305bg9a2a4ee702be&690
感谢新浪首页与草根首页圈子推荐


在“2011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上,北京大学以造就了79个亿万富豪而高居榜首,这也是连续3年问鼎中国“造富摇篮”。清华大学有70人,名列第二。浙江大学有66人,名列第三。复旦大学有46人,名列第四。中国人民大学居第五,有30人。同时在《2011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里,“校友捐赠”首次纳入其评价体系,而且发布的“2011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也引来争议。

        知识就是财富。在现代社会中知识成为生产力、竞争力的一种重要体现。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他们利用所学,创造财富本无可厚非,但是在看完这则新闻后,不禁在想,难道培养富翁是高等教育的目标?难道经济上的成功是教育的成功的标尺?

     在排行榜里,我们看到这些个造富的大学都是我国比叫知名的学府,有多少学生悬梁刺股为了考入这些学府,所以不可否认的这个造富榜有着极强的导向性,这其中透着“书中自由黄金屋”的道理,这让很多人认为只要进入这样的学校就有望成为榜中人,成为富人阶层,它有着催人奋进的积极意义,让人心生萌动,让人能够有目标有希望。但是却恰恰忽略了高等教育的职责和它的本质意义。

     其实在众多的富豪中,很多人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应届毕业生,更多的是进修生,这些富豪可能当初没有文化但是有钱之后参加学习取得的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学位,这样的过程就向我们透露一个信息:有钱,学历一样可以弄到,所以我们对于这样的一个造富排行是非常排斥的。同时我们的高校不应该把造富作为标准,比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给社会创造多大的财富,但是他的母校谁又知道呢?他的母校只是在默默的培养人才,这才是真正大学所应该做的。

     蔡元培先生曾说:教育指导社会,而非随逐社会者也。从这话里不难看出蔡先生所指的大学是以培养人才,指导社会为目标的,任何一个学有所长的人,在创造自己价值的同时,有责任和义务回馈社会,像这种社会捐赠的方式在欧美是高等学府的常态,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回馈母校,回馈社会,它作为一种标尺成为大学的标准。可我们的媒体弄的这个造富榜,尤其在人民“仇富”心理之下,反而成了一种炫耀。这就不免刺激了我们的神经。

     近些年一直有各种各样的榜单出炉,比如性感城市排行,幸福感排行,造富榜等等,这其中有大程度上是媒体炒作的结果,既然是“榜”就要有着积极意义,像网友曾说:“通过比较优劣,发挥榜样、带动作用。好的排行榜,不仅要慎重选择主题,还必须是货真价实,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社会效果。”

      大学造富榜还在遭热议,但我还是希望它能最大发挥它的积极意义,同时呼唤我们的高校回归教育育人的本质,那样我们的人才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也会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