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要突破创新的“天花板”
(2024-06-13 14:06:04)
标签:
唐崇健企业管理 |
分类: 企业管理 |
企业发展要突破创新的“天花板”
从低质竞争到高质创新已势在必行。传统方式是低水平扩张,低价值竞争,这种方式已难以为继,因为低水平产能越大,风险也越大,价格竞争低于成本,不可持续发展。从整个产业来分析,低端生产能力已严重过剩,而高端生产能力却相对不足,走向产业高端的关键是技术创新,现在传统产业对新技术的追求十分迫切,特别是数字化创新成为必由之路。
企业要发展转型遇到的问题是系统性的,包括人才、流程、组织、体制机制等,特别是传统理念难以变革。一个有效办法是传统系统暂时不变,照老办法运营,另起炉灶建立“企业创新中心”,也就是企业中的“特区”,完全从零开始,新产业、新人才、新机制,允许在试错中创新,创造新的业绩。“企业创新中心”取得成功后,逐步复制到老企业中去,带动企业整体新发展。
企业发展的第一曲线到达“天花板”前,要尽快发展第二曲线。第二曲线的选择有两条路径:一是在现有核心能力基础上发展,可以在核心技术上延伸,找到新的市场,在新市场中拓展,也可以在既有市场中,找到新的技术,通过新技术来拓展。二是发展面向未来产业,从人才出发建立新的核心能力,从小到大加快成长壮大。
企业组织结构正在变化,从企业整体经营,转变成小团组经营,将企业细胞搞活,大大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了员工的发展动力,这是第一位的。在员工增强动力的同时,还要增强能力,这是第二位的。员工能力的增加主要靠学习力,现在新科技日新月异,员工要加强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企业应创造员工学习的新机制。
现代企业要处理好两大关系:第一经营与管理的关系,管理是企业的基础,搞好管理是必要的。经营是企业的核心,管理必须服从经营,特别是多变的环境中管理要富于弹性,为经营提供活力。第二发展与监管的关系,监管十分重要,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企业中发展是第一位的,监管要保障发展,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
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有两个产品,一方面产生积极的好成果,一方面产生消极的副产品。对于副产品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堵”,要么一刀切砍掉,要么限制发展,这是最简单的办法。一种是“疏”,对副产品进行分析,通过疏道方式存优去劣。实际上新事物产生的问题,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许多办法是在发展中生长出来的,越发展问题解决得越快越好。
“融合”成为各领域演化的大趋势:一是新技术的融合,新技术的发展相互融合,如数字技术、低碳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都在加速交叉融合。二是企业间的融合,企业发展从上下游的产业链相互融合,进而发展到企业生态体系的不断融合。三是产业间的融合,产业发展呈现跨界融合新业态,许多以往不相关的产业融合后产生大量新产业。“融合”揭示了世界的本源是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