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一些商榷
(2015-06-11 07:03:55)
标签:
唐崇健企业管理 |
分类: 企业管理 |
关于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一些商榷
唐崇健
一、要向企业员工灌输信息化管理的理念
1、信息化是一个全员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通力配合。
2、转变观念,应从各级领导开始,可以通过培训、调研、参观等方式让他们亲身感受信息化带来的好处。
3、信息化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它是一个螺旋的上升过程,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
4、
二、企业的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战略规划
顺便说一下,对信息化的认识不能局限于具体的信息化项目,如ERP、OA、HR、CRM等,还要特别重视生产设备的信息化、智能化,国家这一段时间经常提的两化融合就是这个概念,智能制造以后可能是一种趋势。
四、可以选择自己的顾问公司和咨询机构
这视企业的自身情况而定,选择合适的顾问公司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有序地实现企业信息化,重点需要考核的是顾问公司存续时间长短、顾问公司已有实施的项目及与公司类似企业的成功案例、顾问公司承诺到企业实施的项目小组成员构成及项目小组成员经历,特别是顾问公司选派至企业实施项目的项目经理,对整个项目的进程控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要求顾问公司派驻现场实施人员的稳定性。
五、建立有力的信息化实施团队
企业一般成立计算机中心或者信息管理部负责企业的信息化项目实施,计算机中心或者信息管理部的负责人一般要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能推动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人,否则计算机中心或者信息管理部无法快速有效的推进信息化项目的实施。计算机中心或者信息管理部一般设有网络管理部、硬件管理部、软件管理部(人员充足可以再细分,如ERP管理部、HR管理部等)、档案管理部等。
六、软件的选型一定要慎之又慎
选择适合企业的ERP软件特别重要。个人认为首先要选择已经成型的且在电缆行业有成功实施案例的ERP软件,而不是采用定制开发软件,定制开发软件也许在适用性上更满足企业人员管理习惯,但无法对企业管理水平进行提升,更多地是将企业现有管理模式电子化,并且开发周期不可控制,开发测试时间过长,反而造成企业使用ERP软件的困惑。其次要根据企业现有发展阶段及业务规模选择匹配的ERP软件,而不是一味贪大求全。另外国外的ERP软件包含着管理思想,但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操作,反而无法全面适应国外的ERP软件,可以考虑先行使用国内的ERP软件,等到企业管理水平有所提升,再考虑替换ERP软件,重新实施,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最后要选择合适的ERP组件,现有已成型的ERP软件都包含了较多功能和模块,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组织架构频繁变动,管理模式经常变化,难以确保所有功能和模块在较短时间内应用后不会更改,可以选择ERP软件的核心模块,如财务和物资模块,再考虑企业现有管理的难点与重点,作为ERP组件的内容。
七、削足适履,快速确定方案
成型的ERP软件基本涵盖了企业管理的各项业务情形,但跟企业现有管理现状可能存在一定的冲突,这就需要企业管理人员转变管理思想,削足适履,主动适应ERP软件的处理方法。同时在确定方案时,对架构性方案进行充分讨论,谨慎考虑后再确定,其他可修改的方案可以先确定一种业务处理方式,根据企业管理需求考虑后续调整,通过模拟业务情形认识系统,对各项业务情形快速定案,同时确定各类业务情形变化后需要适用的调整方案,保证方案的完整性和弹性。在确定方案时还要考虑尽量使用ERP标准功能,简化业务情形处理方式,减少客户化开发。
八、提前做好标准化工作
电线电缆产品规格多,非标产品也多,因此这一点务必要严格执行,否则,等信息化项目实施到一定程度时,基础资料会非常乱、多,企业还必须要重新进行标准化工作,到时会非常痛苦。
九、加强信息化实施的各项培训
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十二、做好企业信息网络安全工作
企业信息化将企业的人财物等各方面纳入系统管理的范围,信息安全更为重要,需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建立企业信息网络安全建设标准,制定好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信息化系统正常运行。
中国绝大多数的企业都面临规范化管理问题,这也正是目前信息化所能发挥作用的最主要的范畴。信息化的良好应用可以让企业的基础管理更加健全,同时让企业不同部门能做到信息共享,在此基础上,可以对企业的关键性问题如库存积压、应收账款、业务追踪等做到有的放矢,这样,企业业务流程能得以顺畅,同时企业的财务效益会做到自然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将获得管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