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与做

(2011-07-09 10:47:22)
标签:

宝胜集团

唐崇健

杂谈

分类: 随感/杂谈

说与做

 

从前,有一位年轻人,师从某个著名画家习画。快要出师时,他想评估一下自己的画技,于是花了3天时间画了一幅风景画。

他有一个想法,就是把这幅画放在人来人往的街头,让行人评头论足。他在画的旁边贴了一张告示:“各位朋友,我是一个美术新手,这幅画是我的习作,如您看出哪里有不足之处,请在那里打一个红叉。”

一天下来,他去收回画作时,发现画面上已经被行人打满了红叉,有些人还留言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甚至有人还留下了非常刻薄的评论。

年轻人没有想到自己的精心之作在别人眼里竟是如此破绽百出。他伤心极了,眼噙热泪,将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说给老师听。“我真无用,”他说,“这么多人不喜欢我的画,这说明我永远也成不了一名画家。”

老师笑了,给他出了一个主意:“我有办法能证明你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画家。”

年轻人不信,他说:“能得到大家认可已经是奢望了,何谈完美无缺呢?”

“按我说的做,不要问为什么。”老师说,“把那幅画重新画一遍。”

年轻人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他还是遵师嘱把画重新画了一遍。第三天,他拿出了一张与上一次几乎一模一样的画。

“跟我来。”老师说。

他们来到上次的街头,做了同样的事,只不过这次画旁边的告示这样写道:“各位朋友,我是一个美术新手,这幅画是我的习作,如您看出哪里有不足之处,请帮忙动手修改一下。画笔与颜料放在画前的盒子里。”

一天下来,师徒二人去收回画作时,发现画面上没有任何修改之处。于是,老师说:“或许人们修改前需要酝酿一下,这样,我们把画在这里多放一天,明天刚好是星期天,也许会有人有高明的修改。”

到了星期天的晚上,他们发现画作仍无人动笔修改过,他们把画在路口又放了一个月,仍然没有人改动。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下启示:

在生活和工作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习惯于对别人品头论足,说起来头头是道,甚至指手划脚,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其实这些人并没有什么真本领,属于“光说不练假把式”的类型。这些人,我们要提防。

当别人请我们提建议时,我们要慎言,不能夸夸其谈、言之无物、误人子弟;当我们主动发表意见时,我们要慎思,自己掌握多少话语权我们心里要有底,要考虑对别人有没有有益的帮助,而不是打击诋毁被人。

同时,我们面对别人言论的干扰,还要清醒地分辨,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有益者取之,有害者避之。无知的人会不请自来,有知的人要去请教,我们要有“班门弄斧”的精神,要敢于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只有跟高手学,才有长进。不要被别人的批评和意见左右而丧失斗志。

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是有害的,开会、讨论,各抒己见,最后无果而终,于事无补,原因是我们停留在“说”上而不去“做”;我们应该经常处于“百舸争流”的状态,要拿出可行性方案,付诸实施。既要比“说法”和更要比“做法”,说的好不如做的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工作不设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