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大师黑伯龙教授国画艺术欣赏
青岛李岩推荐
黑伯龙(1915-1989年)回族,原名黑元吉,临清市前关街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生前任山东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协会会员、山东美协副主席、山东画院院长、齐鲁书画研究院院长。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受教于黄宾虹、潘天寿、刘海粟,启蒙于赫保真、张茂材。擅长山水画,兼及简笔人物。
1946年在济南创办南华艺体专科学校,黑伯龙与陈玉圃曾任该校艺术系主任,兼济南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1948年入华北大学研究部学习,继于济南育英中学任教。同年曾在上海、济南举办个人画展。晚年曾与许麟庐举办联展。
1960年任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副教授,后任教于山东艺术学院,1984年离休。
1987年随山东书画展出访日本。出版有《黑伯龙画选》。晚年曾与许麟庐举办联展。
艺术特色
黑伯龙自幼喜爱书画,启蒙老师有赫保真、赵望云等。20岁人上海美专得汪声远、潘天寿、黄宾虹诸名家真传。由于心领神会,技艺大进,遂在美术界崭露头角。尔后,潜心继承传统宗法元、明山水画名家风韵,同时外师造化游历名山大川,领略自然风光,细心观察进行写生,闯出了奔放雄深的写意路子,使自己的写意山水独树一帜著称于世。黑先生在创作方法上把大写意、小写意、泼墨与勾线有机地结合,用多变的线描来表达物的质感和空间感,所以他的作品刚健名秀风神韵致。在同一画面既能显露大笔挥洒酣畅淋漓,又可透视纤巧点染情趣飘逸。关于黑伯龙,李苦禅则独有评语曰:“自有清以来,能融石涛、梅青诸家笔墨而独成一家者,伯龙也。”
黑先生晚年善画苍松古柏、顽石劲竹、高山飞瀑、叠嶂烟云。但他不是自然的再现,而是删繁就简、生动洗练地描写物象以神写形、以形传神。即便在盈尺小幅之中,也具有咫尺千里之势,古拙老辣之妙。他的人物画也功底很厚、别具特色,大笔一挥能刷出人物形体,淡墨几点可托出神态气质。他的书法与其画风相一致,淳朴、浑厚、庄肃、劲健,笔意老辣颇具古风。
齐鲁画风
从宏观发展而言,山东山水画到黑伯龙先生为止,已是一个里程碑,同时也算是一个分水岭,它留给了我们一些遗憾,但他对拓展、打造“齐鲁画风”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同一时期画家们所无法替代的,他开了山东山水画的崭新面貌,他崇高的人格魅力,他博大的艺术情怀与他“胸中丘壑、笔画烟云”的精神气格,不时激荡着动人心魄的高昂旋律。
黑伯龙为“齐鲁画风”开辟了历史的先河,他的经典风格与艺术思想为山东绘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文人画”的代表,他与当时名震画坛的晚期“金陵”诸家更具说服力与代表性,但受地域与社会环境的限制,整个山东画坛走入低谷,在这种久被冷漠的大状态下,单凭个人的能力来扭转当时的劣势局面,试比登天还要难。况且,当时的山东画坛即以成为一盘散沙。
在黑伯龙先生的心目中,绘画不单单是陶冶心性或休闲娱乐,最重要的是用绘画的方式来体现人的生存价值,要有积极向上的高昂气魄,运用这种独特化的载体来抒发国民情怀,倡扬民族精神。像齐白石、李可染、黄宾虹那代大师一样,歌颂美好、创造美好。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个民族走向强盛的主要表现。
山水画是最能体现个人宏观气象的一种经典体载,大山大河的那种恢宏与雄秀、强悍与幽冥,都会在绘画作品创作风格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给人一种触目惊心的震撼力。黑伯龙先生的绘画风格,就有着一种浩远与博大的高尚情怀,通过其作品我们从中可体会到得源于“自然天心”的那份高旷情态。
虫家
何谓“虫家”?就是赏玩秋虫--蟋蟀的行家。当年济南南关一带,画家黑伯龙即是远近闻名的虫家。黑先生自幼酷好蟋蟀,终生不倦,晚年尤甚。可以说蟋虫与画笔伴其一生。据说至今,黑伯龙送给虫把式的一幅《秋兴图》犹存。画面上,菊花,虫盆,盆外一只蟋蟀振翅高。寥寥几笔,情趣盎然,宛若有声。
人物评价
黑先生从事美术教育50多个春秋。其间教学严肃认真,苦口婆心,创作呕心沥血一丝不苟,在画坛影响极大。29岁举行画展于济南,34岁举行画展于上海。暮年又与画鸟画大师许麟庐书画联展于齐鲁,名声大振。
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
泰山晴岚》、《千里江山万年春》、《泰山云海》等选入《山东国画选》以为珍藏。此外,还有《黑伯龙画集》问世。
黑先生性情爽直胸襟豁达,善交友喜门生平等待人。在中国艺专和山东艺术学院任教多年,深受美术教育界敬重,被推选为山东省美协副主席、省政协委员、省文联委员。
人清石冷,淡泊一生
——国画大师黑伯龙
美罗艺术
在上个世纪中期,无论是“关黑弭陈”,还是“济南四士”,都是和画家有关。当时位于铁公祠的震华文学院,可谓是汇集了山东省画坛的精英,师资力量非常雄厚,体现了当时济南美术的最高水平。
黑伯龙担任震华文学院的艺术系主任,亲自传授山水画技艺。关友声负责讲授书画题跋和诗词,弭菊田讲授山水画与篆刻,王凤年讲授工笔人物画,呼盉斋讲授绘画、艺术史和美学,段黎明讲授大写意花鸟……他们多毕业于北平或上海的著名艺术院校,得当地艺术名师传授画艺,都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按现在的话来说,他们就是画坛中的“名角大腕”。
不过那时候,他们这些“大腕”可不比如今社会上的那些,没有画贩子恭候在家里等待他们的作品,也没有成批量生产的一大帮徒子徒孙。那时候,很少有人去想他们的书画将来能值多少钱,他们也从来不去想利用书画来博取知名度和抬高自己的身价。只因他们笔端流露出的,是传统文人出于灵魂中对艺术的痴爱。当时所谓的书画大家,看起来其实与平民百姓无异。只因他们内心从来就不以自己的家世或才能而高矜自诩,且对生活和人民都充满了无限的深情和热爱。今日的济南市南新街71号(老门牌),就是黑伯龙的故居,原是一座青堂瓦舍的小四合院。
黑伯龙原名黑元吉,是回族人,老家在山东临清市前关街。家中虽不算有多富有,但也颇为殷实。他的父亲颇富文化学养,在黑伯龙很小的时候就带着他出游,让他遍历名山大川和文人雅士,从而在他幼年的心灵里植入了古老的传统文化之根。他自幼就表现出了绘画的艺术天分,山东著名的书画大家赫保真,是他小学时代的启蒙老师,陕西的“长安画派”创始人赵望云,是他中学时代的美术老师。他早年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师承黄宾虹、潘天寿、汪声远、许征白、顾坤伯等名家。在众多书画名家的引导下,黑伯龙自己对绘画艺术也有精深独道的研究,他的绘画理念明确地主张“先师古人,后师造化”,这种理论是传统中国画教育的精髓。
他先后对清初“四王”,明朝唐寅、仇英乃至宋之马远、夏圭,都有过长时间的悉心研摹。通过对传统绘画的理解与认识,他一步步走向边临摹边创作的深解过程。通过对历史名家作品及其思想的相继学习,给他后来对于传统国画的发展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36年,21岁的黑伯龙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国画系毕业,来到济南。1946年黑伯龙在济南创办“南华艺体专科学校”(位于大明湖铁公祠),曾任该校艺术系主任,兼济南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他还在济南正谊中学和爱美中学任教,两年后,入华北大学研究部学习,同时在济南育英中学(原十六中)任美术教员。1960年,他被山东艺专(今山东艺术学院)聘为美术系副教授、教授。他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总是充满着神采,和气的脸上总是充满了爽朗的笑意,还有他那潇洒无拘的风度和精妙动人的笔底烟云,无不给他的学生们留下了弥久的印象。
他在山东艺专教学生们临摹古画。有一次知道学校里新收藏了一幅明代吴伟的精品时,他非常兴奋,马上拿到课堂上让学生临摹。他自己也是一遍遍地揣摩这幅画的技巧,并向学生们一一讲解。他要让学生明白,学习中国画的规律就是研究传统和消化传统,这永远是中国传统艺术创造的起点。企图凭一个好梦逾越传统的人,惧传统之艰深而欲走捷径的人,实际上是绝断了自身文化的血脉,最终是逃不掉文化对他的孤立与惩罚。黑伯龙不仅学识广博,善于从中西哲学和美学中汲取营养,而且俯瞰古今,对中国传统美术理论和创作多有评述。
艺术上,他先师古人,后师造化,其绘画创作既师承两宋画风,又吸取明浙派特色,还推崇清石涛等前贤,加之融入书法和西画的涵养,寄情山水,笔简意深,形成了自由洒脱、恣肆汪洋、随意天然、旷达奔放的画风。他不仅在山水画方面独树一帜,以其空灵、跃动和丰厚的内蕴显示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他的人物画和书法创作也有很高的成就。济南市趵突泉内李清照纪念馆里李清照的半身画像,还有曲水亭街辛弃疾的画像,都出自黑伯龙之手。关于黑伯龙,李苦禅则独有评语曰:“自有清以来,能融石涛、梅青诸家笔墨而独成一家者,伯龙也。”
观黑伯龙的山水画,其雄浑壮阔的气质,可令人心顿时为之一振。其笔底河山,荟萃了齐鲁滚滚黄河、巍巍泰山的气象脉络,没有画者精神之博大、学养之深厚、气质之朴素淡泊,生不出如许丘壑万千的意境。然于毫端细细品读,则松柏幽邃,人入其中,忽觉一个清凉世界,松、柏、石点缀其间,令人感受到千年的历史风云于其间潜隐流荡,摇曳生姿。唯有本色在胸,方能落墨落于性情气质之纯真。千年曲阜,万年泰岳,齐鲁自古繁华。诚然,能够负载如此气象的山东画家,并非人人皆可致之。须由山水养气之奇崛浑厚,养心之淡泊宁静,借以绵延齐鲁传统艺术精神。视之近现代齐鲁山水画家,黑伯龙是斯人也。他的画简练质朴而又豪放不羁,那爽劲宛转的线条,大朴不雕的“墨象”,奇动跌宕,于宏放阔达中见精微幽缈。他这种审美特征正是对齐鲁文化“原朴特征”的升华和延伸。
黑伯龙强调的是画家内心里古老悠远的文化情景,是“借古开今”的情感释放,这中间同时又充溢着对绘画艺术的无限眷恋之情。
|
下面请大家欣赏黑伯龙老师的部分简洁明朗、道骨仙风的山水作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