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精美和工整,堪称艺术品——

其精美和工整,堪称艺术品 ——
科学文明与工程文明是人类现代历史的基础 ——
科学家 —— 解决可能性问题 ——
工程师 —— 解决可行性问题 ——
从0到1的创新 —— 从无到有的魔术 ——
从1到100 —— 是一个充满创新的过程 ——
创意落地成产品 —— 把科学转化为生产力 ——————
安全——
在实验室做东西的时候,保证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工程能力首要考虑的莫过于此。做工程不同于做理论、玩计算机或码字,总是要碰到些真家伙的,无论是车床还是电焊枪,无论是激光还是液氦,都有潜在的伤到人的可能性。
工程思维 ——
它可以帮人厘清思路,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怎样做,做的结果怎样,怎样改进等——————
其精美和工整,堪称艺术品 ——
靠脑子聪明做物理的人看来。然而这么多年下来,真实的经验是,像物理这样传说中靠天分的学科也无非是工程的东西,靠的是有方法、有积累的辛勤劳作。俗话说,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如果说那1%的灵感指的是正确的思维方式,当思考问题的方法正确,又有足够的努力,灵感和天才是迟早会发生的事——————
可行产品思维
—— 工程化的核心思想是最小化,即用最快、最简明的方式建立一个可用的产品原型。通过这个最简单的原型来测试产品是否符合预期,并通过不断地快速迭代来改进产品,最终适应市场需求。
两种基本能力 ——
第二,是有边界的设计能力。因为工程学的目的和意义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所以必然会受到“条件约束”,即物理学上常说的边界条件。这里的约束,首先是科学规律的约束,其次还有时间约束、财力约束、竞争约束、人类行为的约束等。梦想和现实的距离,商业上的投入产出比,也是约束。
波音而言—— 减重是重要的技术目标 ——
在飞机的使用寿命里,每一公斤的重量相当于100万美元的成本——————
创新需要把每一步都做到极致,才能看到累积的结果。每一步成功的概率都是前面所有步骤和所有器件稳定性的乘积;再就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每次提高一点点,但当这个提高了一点点,周边的零件和设备又显得不匹配了,你就继续把周边的都提高一点点。所以说做得最差的那个就是核心问题——————
你一旦解决了这个,一定会有下一个成为新的核心问题。一路这样迭代下去,你就会发现整体上有了质的飞跃——————
工业创新又源于协同创新,需要大量不同行业的工程师在一起协作,彼此深入了解对方的技术和工艺,从而知道怎样改进自己的工艺和设计以最好地配合其他部分,从而实现整体的目标。
冷原子实验技术可以说是实验科学领域密度最大的技术之一,它集物理学、电子学、机械设计、自动化、远程控制、图像感知、数据分析等技术为一身,而这些技术的综合利用,要基于对每一项技术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实践。
工程师 —— 工程师应该是会动手的科学家,而科学家应该是会动脑的工程师——————
科学研究而言 —— 懂得科研的流程,经过长期积累之后,有能力在脑子灵光一现的时候,知道如何 - 捕捉这些灵感,如何把灵感转化为一个可以证实的实验过程。其中的极致版,无非就是江湖谣传的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从珍妮纺纱机到物理学被系统地总结出来,有了力学、热力学、电学等这些学问也要100多年的时间。
在人类发展的真实路径中,永远没有白走的路,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前一篇:收获—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