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而无礼则劳 慎而无礼则葸 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
(2018-03-17 22:01:47)
标签: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 |
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意思是:恭敬而不懂礼就会徒劳无功,谨慎而不懂礼会畏缩拘谨,勇敢而不懂礼就会莽撞生乱,直率而不懂礼就会尖刻伤人。
本来,做人要恭、慎、勇、直,都是孔子提倡和肯定的优秀品质。但是,如果因为不懂礼,不能固守中庸之道而恰到好处,那么恭敬过度就会徒劳无功,谨慎过度就会使人畏缩拘谨,勇敢过头就会惹祸生乱,率直就会因为把握不住火候而闹得不欢而散——这就是孔子所提醒我们的。
孔子这些话,都显现着辩证法的中庸思想。
孔子倡导的恭、慎、勇、直四个方面的品德,都是围绕着礼而展开的。为加深理解,我们再选几例孔子论礼的话看看。
子贡问:“礼是什么?”孔子说:“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意谓虽然庄敬但不合乎礼,叫粗野;虽然恭敬但不合乎礼,叫做耍辩才;虽然勇敢但不合乎礼,叫做违理不道。
子贡又问:“请问怎样才能合乎礼?”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意谓礼呀礼,礼就是用来规定怎么适中的。
什么叫“制中”?制中就是合宜。
孔子还说:“夫礼,坊民所淫,章民之别,使民无嫌,以为民纪者也。”意谓礼,是用来防范人们的淫邪,彰明男女的区别,使人们不陷于嫌疑,从而作为人们日常纲纪的。
那么礼是怎样规范人们的纲纪的?孔子说,“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意谓要以礼义作为人际关系的纲纪。用它来摆正君臣,笃厚父子,和睦兄弟,和谐夫妻。
这就是说,礼的作用,就是用来规范、调节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各种关系的。所谓调节,最重要的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之间的相互尊重。否则,“舍礼何以哉?”意谓除了礼,还用什么呢?所以孔子认为,有了礼,“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孔子还从贫或富而容易滋生的一些毛病,讲了通过礼而加以调节防范的话:“小人贫斯约,富斯骄。约斯盗,骄斯乱。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意谓小人贫穷就会窘困,富裕了就会骄纵。窘困了就会为盗,骄纵了就会作乱。礼,顺着人的情欲而对之进行节制修饰,以此来对他们的欲望予以防范。
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理性。人若无礼,和动物同之。
要确保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礼仪的调节。
孔子倡导的恭、慎、勇、直四个方面的优秀品德,离开合理、适度的礼仪,也会因此而劳、葸、乱、绞,走向反面而败德,这也是孔子为什么那么看重礼教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