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们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吗?

(2010-08-18 12:48:16)
标签:

100年后还这样

财经

分类: 市场观察

      大家看看方泉博客的一段:而我熟识的另一私募作手在这轮行情反复中则是另一种“自由”却“极端”的做法。他也是从大券商资管老总岗位下海的,有充裕的客户资源,下海半年多很快募到十几亿的盘子。一季度整体收益超过10%——大盘跌倒2500点时还有4%的正收益,他一直逢低补仓,但6月29日那根从2541点跌倒2427点的大阴线吞噬了他的所有利润,收益为负2%,便迅速清仓——他认为大势得跌破2000点!不曾想2319多点开始反弹,反弹突破2500点时他即觉出判断错了,而作为私募基金他的客户是要绝对收益的!他果断出手用巨额资金在2.70元买入农行……很快总盘子接近盈亏平衡点了。

      这段文字,说明了很多大机构的投资人,都是这样的买卖股票,管理者都是市场资深人士,也很懂企业和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但不是价值投资者。以前,我一直在找这样的例子,今天有这个案例就好说了,那么价值投资者和这些大资金管理者有说明不同呢?

    (1)价值投资者,总是认为----明天会更好。四周全黑时,兴奋而愉快的抄底(像巴菲特一样):四周全热时,经济繁荣,股票泡沫严重,估值的指标要求投资人,要理性。出来。像1969年是的巴菲特。

    (2)价值投资者大多数都离市场较远,而倾向经营企业,所以很大程度上和企业家想的一样。价值投资者,换种说法,就是在和上市企业的董事长一起做买卖,只是利用股票市场的情绪,而依靠企业的发展。

    (3)所以,当市场低迷时,股权的含金量就很高了,买入时当然兴奋。明天会更好的信念在支持他不停地买,而没有现金时,他们也会给时间。所以,我在2008年年底时,以及现在,我老给朋友们说,3000点以下仓要重,3000点点以上仓要轻点。投资要有逻辑。要符合常识。

     这就造成股票市场一个永远的现象,100年后还是这样---1个挣钱。2个平手。7个赔钱。这类私募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长期统计结果是,谁都战胜不了市场短期的情绪波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