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bmiddle/5a1d19c8ga957a9413a90&690&690 (西子)" TITLE="发生在书店的故事 (西子)" />
人生百折,起起落落、浮浮沉沉。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十载,但人生的道路决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残缺,会有瑕疵。当一个人在生命最困顿、最难逾越的时候,若是有人从旁边伸出一只援手,帮助他看到生命的曙光,让他在漫无天日的黑暗长夜中,见到了一盏指路的明灯,这就是上帝对他的恩宠。
美国著名的废奴主义者布朗,从小就有志于学习未知的知识。有一次,他为了买到一本难得的书籍,步行30里地才找到这家书店。当时书店看书的人很多,突然闯进来一个蓬头垢面、衣衫不整的孩子忐忑不安地站在柜台前,并且提出一个买书的要求时,书店老板看到这孩子的穷模样,感到很吃惊。周围的人们也带着怀疑的目光看着他。正在这时候,走进来一位大学教授,他听了孩子的要求后,被孩子的这种求知欲震惊了,于是决定提出几个问题来考问一下孩子,看他是否真的能念得出书上的每一行字句。孩子听了以后,把教授提出的几个问题回答得有条不紊,而且语言流利通畅。此时教授被感动了,决定把孩子渴望了多年的书买下并赠给他,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将来必有出息。好多年过去了,布朗广泛地学习了各个方面的知识,成长为一位坚定的废奴主义者,对19世纪美国政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于布朗来说,当时生活的贫困与艰难,犹如是看不到头的一望无际的黑暗,而教授先生的出现,就是在这黑暗寂寞之旅中,亮起的一盏指路的明灯。教授的援助之手,在当时来说,就是一个储备了燃料的容器,里面有充足的燃料,可以为他的漫漫征途点上一盏光明之灯。所以教授的帮助,是一种力量,一种蓄势待发的准备,是一种催人奋进的鼓励。 再加上布朗长期的积累与准备,长久的等待彼此期许,才有他们的惺惺相惜,才有这样完美的契合,长久储存等待中的燃料也才获得了加热添油的机会,奉献出一腔热情,藉以焕发出光和热。
人的一生,由于某些客观因素的制约,有时会遇到彷徨,也许会变得消极与迷惘,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旅途中,燃烧起求知的火焰,只要遇到一点点燃料,就能焕发出灿烂的光明,就能照亮未竟的旅途,就能用理想的光芒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