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
(2008-12-22 14:45:49)
标签:
健康 |
冬季,从立冬到立春,气候寒冷,中医认为这段时间是一个闭藏的季节,老年人养生要顺应自然,以“剑阴护阳”为根据中医关于五脏中肾为冬季所主的理论,养生中要注意护肾。
防寒助阳,一是注意饮食调节,可适当增加能量较高食物的摄入。如羊肉、狗肉,有“助元阳、初精血、暖腰膝、益肾精”等作用,可适当食用;同时,还可以进食核桃、板粟、是仁等“助阳”食品及龟肉、鹅肉、木耳等“益阳”食物。还要注意衣着起居方面的防寒保暖。如头部的保暖,否则即便衣服穿的再多,热量还会从头部较多地散失。有人把冬天不戴帽比喻成热水瓶不盖塞。穿衣尽量采用质轻、保暖性较强,易于穿脱的衣服为宜。脚的保暖也很重要,以防“寒从脚下来”。医学研究发现,脚部受凉,会导致鼻粘膜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局部的血流供应,降低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此外,运动助阳也很重要,祖国医学认为动则生阳,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产生热量,提高神经中枢调节体温的能力。老年人在严寒的冬季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采取适合自己的形式,适当增加运动量,以增强体质。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太阳出来以后,外出前戴好手套和帽子,喝点牛奶或豆浆等热饮料,天气不好时,包括大雾天,不要到室外运动。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流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人们应当早睡晚起,早晨等太阳升起后起身;使自己的志意伏匿,保持安静,好像有私意在胸中,又像所求已得而不外露,使神气内藏;如果人体违逆了冬季闭藏之气,就是伤害肾气。冬季伤害了肾气,到了春季,就是发生萎厥的病变,这是因为人在冬季养“藏气”不足,至春奉养“生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总之,春天、夏天必须养阳;秋天、冬天一定要养阴,这就是中医养生学所说的“顺时养生”,即四季养生的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