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所导致的并发症有哪些?
(2008-12-10 09:39:09)
标签:
健康 |
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不能有效地促进组织得用与贮存葡萄糖,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加快,故知糖升高。糖尿病由于糖代谢紊乱可导致多种急性并发症。血糖明显升高时,促进脂肪分解加速,其代谢产物酮体增加,血和尿中酮体增高。进一步可出现意识模糊、血压下降、休克、心肾功能衰竭及深度昏迷和死亡。当血糖高达33.3毫摩尔/升以上时,可出现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在血渗透压升高的状态下,细胞内及组织间的水分被大量吸到血中,随血内葡萄糖由尿不断排出造成身体严重脱水,引起血压下降,心、脑、肾功能紊乱,病人嗜睡、昏迷、抽搐、死亡率高达60%以上。
血糖升高可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易于聚积,同时其释放的抗凝物质增多,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导致心、脑血管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力衰竭、脑梗死、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如糖尿病性肾脏病,由于肾小球硬化,出现大量蛋白尿或少尿、无尿,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再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因视网膜血管上的动脉病突然破裂出血而导致患者视力急剧减退甚至失明。总而言之,糖尿病有五大并发症,在人类的疾病中,我国有关资料统计,因糖尿病诱发的心、脑、肝、肺、肾、眼、肢体、皮肤、神经等急性或慢性并发症达80多种。我们在临床上常见的,往往给患者身心造成巨大痛苦的慢性并发症就有以下几种:
1.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人常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血管粥样硬化,极易患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性心脏病通常是指在糖尿病人并发或伴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心肌病,以微血管病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及心动功能失常。在我国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达5%-11%,而脑血管病人中10%-30%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临床特点是脑梗塞和脑血栓等缺血性病变等。
2.糖尿病性眼病:糖尿病所并发的眼部疾病常见的有以下七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色素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脂血症、糖尿病性青光眼、糖尿病性屈光改变。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它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其次是糖尿病性白内障,也是糖尿病破坏视力最常见的合并症。
3.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及肢端坏疽: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在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它涵盖植物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等等。周围神经病变分为多发神经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病变可单侧,可双侧,可对称,可不对称。突出表现为双下肢麻木、胀痛、伴有针刺样、烧灼样异常感,很难忍受。有患者可出现自发性疼痛闪电样痛或刀割样痛。
糖尿病下肢坏疽,是由于糖尿病长期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发生动脉硬化,出现了下肢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理改变。它的发生机理是:当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发生动脉硬化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使血液呈高凝状态,促使血栓形成,引起管腔狭窄以致血管阻塞,造成下肢或中部缺血、缺氧以致坏疽发生。
4.糖尿病合并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是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病症。病变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常见的肾脏损害是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小动脉性肾硬化、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尿蛋白等。其中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临床上通常称为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中年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病率为20%,老年患者可达65%。
5.糖尿病合并性功能障碍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有阳萎、早泄、性欲低下、月经紊乱等性功能障碍,可与糖尿病症状同时出现,但大多数在糖尿病症状之后出现,我们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对性功能的影响可能与血管病变、骨盆植物神经病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