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标签:
材料财经启迪慧想文综气温时尚 |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9月考
年级高三科目地理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A. ①>②
2.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③区域海面距地心距离比①稍长 B. 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C. 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
3.
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A. 12点
【答案】1. B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三地都跨了20个经度和20个纬度,其中①②两地处在赤道和纬度20°之间,面积相等,而③地所处纬度较高,面积比其他两地小。故选B。
【2题详解】
③区域部分位于160°E以东,属于西半球,B错误;①地位于南半球,经度范围在120°W与150°W之间,所以③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C正确;②区域位于③区域东侧,②区域向③区域最短航线是向西北再向西南飞行,D错误;由于地球是赤道略鼓,两级稍扁的椭球体,所以,③区域海面地心距离比①略短,A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地方时的计算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根据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起飞时赤道上75°E的地方时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点,北京时间为9点,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则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18点;故选C。
【点睛】本题以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若该图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A. ①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教学楼在喷水池的正西方向
C.
食堂在喷水池的西北方向
6.
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A. A4纸(29.7cmx21cm)
C. A3纸(42cmx29.7cm)
【答案】4. D
【解析】
【4题详解】
因为选中选项为喷水池,建筑面积是最小的,应为④。故D正确,A、B、C错误。
【5题详解】
依据图中面积大小对比可知,①为食堂,②为教学楼,③为学生宿舍,④为喷水池。图中无指向标与经纬线,因此方向判定遵循“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的原则,教学楼应在喷水池的正东方向,学生宿舍在在教学楼的西南方向,食堂在喷水池的东北方向,学生宿舍在食堂的正南方向。故B正确,A、C、D错误。
【6题详解】
从题干可知,图中比例尺是1:1000,实地距离长为300米=30000厘米,则图上距离长是30000*1:1000=30cm;实地距离宽为220米=22000厘米,则图上距离宽是22000*1:1000=22cm,则纸张的长宽要比图上距离稍大,所以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36.4 cm x 25.7cm。B4纸张合适,故选B。
7.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A.
山脊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河流峡谷地貌。
【详解】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所以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处是陡崖,则两条400米等高线附近为峡谷两侧坡度陡峻谷岸,图中310米等高线位于陡崖下方,灰色部分是陡崖崩塌后的堆积物或突出的基岩形成,故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整个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为峡谷。故选D。
读图“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区域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A. 4843米
9.
图中河流(
A.
均为降水补给
C. a为内流河,b为外流河
【答案】8. 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8题详解】
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图中最高山峰的高度是4843米,最低的范围在1000—2000米之间,故该区的高差范围在2843—3843米,选项B、C在此范围,但题目中问“最大”。故选C。
【9题详解】
此题考查河流的水温特征,做题关键在于定位。根据图中的经纬网判断,此地区在祁连山一带,a河流是黄河上游的一条支流,补给形式为高山冰川融水,但是外流河。b河流补给形式也是高山冰川融水为主,但为内流河(该河流终入荒漠中)。排除A、C。a河流流经的地区海拔在3000米左右,而b河流由3000——4000米的高原流经1000—2000米,故落差b河流落差大于a河流,排除C。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势特征为西南高,东北低,所以b河流的流向是从西南流向东北,D正确,故选D。
【点睛】
10.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村落多明清古建筑,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某旅游者想拍摄一张甲村的全景照,正确的拍摄地点和理由是
A. A地
C. C地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实际应用。
【详解】读图,根据等高线图,图中A点海拔较高,但与甲村落间有山脊阻挡视线,不能拍摄,A错。B点距离较近,与甲村落部有一小山丘阻挡视线,不能拍摄,B错。C点地势较高,与甲村落间视线通透,能俯视全村,C对。D点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但不能俯视村落,拍摄全景,D错。故选C。
点睛】
下图为根据2017年各国某要素数值大小绘制的变形世界地图,数值越大,图中国家面积越大。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1. 图中反映的要素最可能是
A.
海岸线长度
C.
国民生产总值
12. 与常规的世界政区图相比,该图
A.
综合表达多要素的优势更突出
C.
更直观地反映某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答案】11. D
【解析】
【11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数值越大,图中国家面积越大。图中面积最大的为中国和印度,因此图中反映的要素最可能是人口数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因为按海岸线长度
综合分析,D项正确。
【12题详解】
A.
综合表达多要素时,同一个国家的差异较大,不易表达。A项错误。
B. 因各国面积因表达要素的差异发生形变,所以不能够准确判断各国的实际范围。B项错误。
C. 该图以面积大小表示某要素数值,可以更直观地反映某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C项正确。
D. 因各国形状为不规则图形,所以通过变形后的面积不便精确地读取各国某要素的具体数值。D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3. 下图为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景观照片。读图,回答下题。
该地道路修建成“之”字形,主要考虑
①地形条件
A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图中为山区,“之”字型道路可以减缓坡度,图中的道路修建主要是为了联系更多的居民点,方便居民外出,可知该地道路修建成“之”字形,主要考虑了当地的地形条件和建筑物的分布,可知①②正确。植被种类和人口密度是不会影响到该区域的道路的形状的,可知③④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项。
【点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区道路多呈“之”字形,主要是因为这样可以减缓坡度,可以降低施工难度,且便于行路。
14. 专家发现,由于北回归线每年大约以14.4米的速度由北向南移动。北回归线南移的结果是导致
A.
黄赤交角数值增加
C.
温带面积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即为黄赤交角的度数,而黄赤交角的变化又影响五带范围的变化。从题干中得知北回归线南移,说明北回归线的度数变小,则黄赤交角也变小,A错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称为回归运动,北回归线度数变小,则回归周期会变短,B错误;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和寒带范围变小而温带范围变大,C正确;全球气温与之无关,D错误。
15. 一国际地理奥林匹克考察小组在厄瓜多尔的赤道地区做了如图的实验:当将水杯下的木塞拔下,水下漏时,下列哪种现象是可信的( )
A. 在赤道以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
B. 在赤道以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
C. 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逆时针转动
D. 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
【详解】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向。地转偏向力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都有影响。所以在赤道以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随着水的下漏按逆时针方向运动,A错误;在赤道以南时,观察水面的花朵按顺时针方向运动,B正确;赤道上不偏转,CD错误。故选B。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 )
A.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C.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17. 乙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
连续而不规则
【答案】16. B
【解析】
【1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丁具有蒸腾作用,表示生物圈;乙具有下渗作用,为水圈;水圈水下渗到岩石圈,丙表示岩石圈,甲为大气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题详解】
乙圈层为水圈,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A正确;岩石圈主要由岩石构成,B错误;水圈主要位于大气圈底部,岩石圈上部,C错误;大气圈主要由气体构成,D错误。故选A。
2018年6月3日,中美洲危地马拉的富埃戈火山猛烈喷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富埃戈火山喷出熔岩最可能来自(
A.
地壳
19.
富埃戈火山喷发形成(
A.
岩溶地貌
【答案】18. B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熔融岩浆主要来源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软流层以上的主要由坚硬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因此岩浆来源于上地幔,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9题详解】
火山喷发形成火山,或者岩浆从地壳断裂溢出、沿地面流动冷却形成的熔岩地貌,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C正确;岩溶地貌、峡湾地貌和雅丹地貌都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运动及地貌类型,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在俄罗斯(41°N~82°N, 19°E~169°W)举行。下表为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赛程表(部分)。
读表,回答下列小题。
日期 |
场次 |
比赛开始时间(当地时间) |
北京开始同步 直播时间 |
比赛地点 |
6月25日 |
33 |
18:00 |
22:00 |
萨马拉 |
6月25日 |
34 |
17:00 |
22:00 |
伏尔加格勒 |
20. 表中
A.
伏尔加格勒位于东一区
C.
第33场比赛比第34场晚开始1个小时
21.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
A.
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C.
白昼时间伏尔加格勒长于北京
【答案】20. D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方时的相关知识。
A项,北京位于东八区,伏尔加格勒比北京晚5小时,因此为东三区。故A项错误。
B项,此时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因此日落时间晚于18:00。故B项错误。
C项,伏尔加格勒位于东三区,萨马拉位于东四区,当东三区是17时时,东四区刚好是18时,因此第33场比赛和第34场同时开始。故C项错误。
D项,伏尔加格勒位于东三区,萨马拉位于东四区,因此萨马拉位于伏尔加格勒的偏东方。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运动的相关知识。
A项,6月14日到6月22日,直射点北移,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6月22日至7月15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故A项错误。
B项,7月份前后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故B项错误。
C项,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的地区昼长越长,伏尔加格勒纬度高于北京,因此白昼更长。故C项正确。
D项,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为世界杯期间,其中6月14日至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题中的当地时间是赛事举办城市的区时,不是俄罗斯的统一时间。
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下图为北极航道(包括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从中国大连港到荷兰鹿特丹港,与传统航道相比,走北极航道的船舶(
A.
航行里程更短
C.
通航时间更长
23.
某轮船沿图中所示方向行驶在东北航道,船员的日记中可信的是(
A. 在沿岸地区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企鹅
B. 轮船从白令海峡出发向西北进入航道
C. 与在西北航道航行一样都是顺风而行
D. 沿航道航行依次经过了亚洲、北美洲
【答案】22. A
【解析】
【22题详解】
据图可知,与传统航道相比,走北极航道航行里程更短,故A正确。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航道途经国家更少,故B错误。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航道只有夏季短暂时间能通航,所以通航时间更短,故C错误。北极航道浮冰较多,浮冰冲撞船体,破坏船只,维护费用更高,故D 错误。所以选A。
【23题详解】
企鹅生活在南极,所以在北冰洋沿岸无法看到成群结队的企鹅,故 A错误。据图可知,东北航道位于白令海峡的西北,所以轮船从白令海峡出发向西北可以进入该航道,故B正确。北半球高纬地区吹东北风,所以在东北航道航行的船只顺风而行,而在西北航道航行的船只则是逆风而行,故C错误。沿东北航道航行依次经过了亚洲和欧洲,故D错误。所以选B。
2019年1月27日,某中学组织学生从北京出发,乘坐高铁前往昆明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4.
估算郑州东至武汉段高铁平均运行速度约为(
A. 120千米/小时
C. 280千米/小时
25.
到达昆明时正值日落,此时北京已万家灯火。昆明日落较晚是因为其(
①位置偏西,存在时差
②纬度较低,昼长较长
③海拔较高,昼长较短
④降水较多,日照不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24. C
【解析】
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4题详解】
读图得知,郑州和武汉约相差4.5个纬度,1个纬度约为111千米,故两城市约为499.5千米。列车从郑州开往武汉花了1小时44分钟,也就是1.73个小时,通过换算为288.72千米/时。结合选项,可以推断出最接近的高铁速度应为280公里/小时。故本题选择C。
【25题详解】
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昆明纬度比北京底,在北京的西边。所以日落较晚是因为其位置偏西,存在时差;纬度较低,昼长较长。①②正确。日落情况和海拔没有关系,③错;降水和日照不足是一种气候特征,和日落较晚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④错。故本题选择A。
二、综合题(共5道小题,共50分)
26. 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2022年冬奥会。图为张家口崇礼区局部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冬奥会的筹备,崇礼进一步加快了滑雪场的建设,甲滑雪场已成为我国著名的雪场之一。该场地兼顾了滑雪运动对速度、安全性和开展多种项目对要求。
(1)描述图区域的地形特点。
(2)分析甲滑雪场滑道选址的有利地形条件。
(3)指出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描述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答案】(1)地形特点:以山地为主,中部为谷地;地势高,地势起伏大。
(2)地形条件:位于山谷,有利于积雪;地形落差适中,有利于滑雪;山谷宽度较大,利于承载更复杂或更多人的滑雪活动;坡向朝西,减少滑雪时阳光对人的干扰。
(3)河流的大致流向:东北向西南;交通线沿河谷分布;原因:地形起伏小,难度小,投资少。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张家口崇礼区局部地形图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图示区域的地形特点描述要结合地形图从地貌类型及其分布、地势起伏及地势倾斜状况来描述。从图中等高线可以看出,等高线数据较大,也较密集,说明地势高,起伏大,地形以山地为主,中部为河流,为谷地。
(2)滑雪道的选址首先要保证积雪条件、滑道坡度、坡向导致的阳光条件等。甲滑雪场滑道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有利于积雪;等高线密度不大,坡度变化不太大,地形落差适中,有利于滑雪;等高较稀疏,山谷宽度较大,有利于承载更复杂或更多人的滑雪活动;坡向朝西,阳光照射时间少,减少滑雪时阳光对人的干扰。
(3)从经纬网可判断,河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图中河流的大致由东北流向西南,图中交通线受地形影响大,沿河谷分布,地势起伏小,地形较平坦,修建难度小,投资少。
【点睛】
27.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的视角展示了世界,对我国航空航天、科学考察、军事等领域发挥重要应用。图为竖版世界地图。
材料二:冰穹A海拔4083米,是南极内陆冰盖最高地,平均风速低于2m/s,极利于天文观测,中国首次在此建天文台,将于2020年投入使用。乌斯怀亚被认为是世界最南的城市,称为“世界尽头”。
材料三:阿拉斯加(图)面积为171万平方干米,人口仅60多万,人口密度0.42人平方干米。森林、矿产等资源丰富,安克雷奇机场因低廉的机场使用费和跨太平洋航线的中转站成为全球第四大货运机场(仅次于孟斐斯、成田和香港国际机场),其货运近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1)写出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描述乌斯怀亚的地理位置。
(2)图中科考路线中,环南极大陆航行的方向是怎样的,列举航行中可能遇到的恶劣自然条件。
(3)对比传统横版世界地图,竖版世界地图的优点有哪些?
(4)分析冰穹A利于天文观测的自然原因。
(5)结合图文材料,从自然和人文因素角度分析安克雷奇机场成为最大的中美航空货物集散地的原因。
【答案】(1)由图可知,甲地的经纬度(75°E,0°)。乌斯怀亚的地理位置:位于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地区;南美洲的南端,隔德富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2)图中科考路线中,环南极大陆航行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航行中可能遇到的恶劣自然条件有严寒;大风(浪);冰山(浮冰)阻挡;海面结冰。
(3)对比传统横版世界地图,竖版世界地图的优点:两极地区(高纬度地区)变形小;更直观展示两极附近国家、地区的位置关系(能直观展示两极地区附近航线);更利于展现南北半球的位置关系。
(4)冰穹A利于天文观测的自然原因:气候干燥,晴天多;大气稀薄,尘埃少,大气透明度好;风速小,大气湍动少;冬季极夜长,连续观测时间长;纬度高,星空起落变化小。
(5)自然条件:跨太平洋航线的中转站,地理位置优越;航线接近球面大圆的劣弧,距离近;气温较高,北部有高山阻挡,南部有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三面环山,风力较小;降水较少,晴天多。人文条件:位于南部沿海,水路交通便捷;低廉的机场使用费;国际贸易特别是中美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该机场货运近四分之一来自中国,中美货运量大。安克雷奇有丰富的补给燃料。
【解析】
【详解】(1)经纬度需要抓住经纬线的度数即可判断,读图可知甲地位于赤道,由上海、乌斯怀亚等城市的位置可知图中的75°为西经度,甲所在经线与其位置相对,因此经度为75°E。地理位置的描述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三个角度分析。由经纬度位置可知乌斯怀亚位于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地区;图中信息显示南美洲的南端,隔德富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2)结合图例,读图可知,图中科考路线中,环南极大陆航行方向为顺时针,为自西向东。南极大陆周边海域纬度高,摩擦力小,因此气候严寒,多大风(浪);海面结冰,冰山漂浮,影响航海安全。
(3)竖版的《世界知识地图》是对传统横版《世界地图》的一种突破,这意味着使用了400多年的横版地图不再“一统天下”,在地图制图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克服了传统世界地图上南极洲和北冰洋变形极大的缺陷,同时对南北方向的阐述也更为直观,蓝色海域更为明晰。
(4)晴天多、大气污染小、能见度好、夜晚时间长的地区更有利云天文观测。冰穹A海拔高,大气稀薄,尘埃少,大气透明度好;受极地气候影响,多晴天;风速小,大气湍动少;冬季极夜长,连续观测时间长;纬度高,星空起落变化小。
(5)安克雷奇机场成为最大的中美航空货物集散地的原因,可以从地理位置、风向、交通、运输量等方面回答。从自然条件分析,安克雷奇机场是跨太平洋航线的中转站,地理位置优越。航线接近球面大圆的劣弧,距离近。机场北部有高山阻挡,南部有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气温较高。安克雷奇机场三面环山,风力较小,降水较少,晴天多,便于飞机的起降。从人文条件分析,该地位于半岛南部沿海,水路交通便捷。低廉的机场使用费,国际贸易特别是中美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该机场货运近四分之一来自中国,中美货运量大。安克雷奇有丰富的补给燃料。所以这里发展成了最大的中美航空货物集散地。
28.
拙政园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同学们来到园区游览,并进行了详细记录,还绘制了拙政园游览平面图(如图所示)。
“雪香云蔚亭系一古朴雅健的矩形方亭,在亭中休息时抬头便能看到西北方向的见山楼。从雪香云蔚亭步行到秋香馆约有140米……”
——学生游记摘录
图中缺少一些地图要素,请在图中相应位置补画完整。
【答案】指向标;比例尺(三种形式均可)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拙政园游览平面图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图c为学生绘制的拙政园游览图,根据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可以判断图中缺少方向和比例尺。结合材料,见山楼位于雪香云蔚亭的西北可以确定方向(指向标);雪香云蔚亭步行到秫香馆约有140米,可以确定比例尺约为1:7000。
【点睛】
29.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1)请描述图示区域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说出图中甲、乙两区域年日照时数的范围。任选一地简要分析原因。
【答案】(1)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2)3600小时<</span>甲<3800小时。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400小时<</span>乙<2600小时。乙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读以及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
【详解】(1)根据图中等值线数值分布规律可知,东南部等值线数值低,西北部等值线数值高,故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增。
(2)根据等值线数值递变规律和两等值线间闭合曲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特征分析,可知甲、乙两区域年日照时数的范围。影响因素包括纬度因素、地势高低和天气状况等。甲处年日照时数范围大于3600小时、小于3800小时,乙地日照时数大于2400小时、小于2600小时;甲处年太阳辐射强,结合其地理位置判断甲处位于柴达木盆地,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且位于内陆,降水少,多晴天,故日照时数长。而乙位于祁连山区,由于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降水多,多阴雨天气,因此光照时间短。
30. 图中A点纬度为75°,且A点在晨昏线上,此时图中①点的时间为16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阳光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根据图示条件判断,地球上有极夜现象地区的纬度范围是____;此时新的一天的经度范围是____。
(2)若图中晨昏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逐渐缩小,简述此期间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3)若图中晨昏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逐渐扩大,则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____(选择填空)。
A.南非地中海气候区正值雨季B.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早
C.南极中山站(69°22'S)为极昼D.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减慢
(4)为了更好地学习地球运动一节的知识,某学校同学在学校操场上认真观察记录了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并画出了下图,你认为该图都可以反映哪些地理信息?
【答案】(1)(15°S,180°)
75°N及其以北
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
(2)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3)C
(4)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日出日落的方位、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当地的经度等。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照图的判读,立意新颖,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分析,由图中已知两条经线的度数可以判断图中相邻两条经线间隔15°,时间相差1小时;①点为16时,则此时晨昏线与90°W的交点时刻为18时,进而可判断该段晨昏线为昏线,此时北极出现极夜;由A点的纬度为75°N且与晨昏圈相切,可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15°S;太阳直射的经线的时刻为12时,根据90°W此时为18时可求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80°;此时地球上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是75°N及其以北;此时0时经线的经度为0°,所以新一天的经度范围为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
(2)此时太阳直射15°S,若图中晨昏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逐渐缩小,则表示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逐渐接近赤道,此期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并且昼渐长,夜渐短。
(3)此时太阳直射15°S,若图中晨昏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逐渐扩大,则表示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逐渐接近南回归线,此期间为南半球的夏季,南非地中海气候区高温少雨,A错误;此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冬季,不可能出现伏旱,B错误;太阳直射点移动到20°38'S以南时,南极中山站(69°22'S)可出现极昼,C正确;此期间地球逐渐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不断加快,D错误。故选C项。
(4)日影随太阳高度而变化,因而此图可以反映出该日日出日落的方位及太阳高度的变化;由图中记录的时间可以得出该日的昼长长短;由正午时刻的北京时间可求出该地的经度;由记录的影长和旗杆的长度可求出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