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启迪慧想
启迪慧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974,111
  • 关注人气:10,4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2020-12-08 11:23:23)
标签:

财经

美食

启迪慧想文综

汽车

时尚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会宁四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总共40分)

由于水库与其周围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水库与度假村之间热力环流的是(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水库建成后,对该度假村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蒸发量减小     B. 地下水水位降低

C. 空气湿度增加  D. 气温日较差增大

【答案】1. D    2. C

【解析】

1题详解】

白天度假村和水库都增温,受水库与其周围热容量的差异,水库增温慢,气温较低,空气以下沉为主,而度假村空气则以上升为主,形成顺时针的空气环流;晚上度假村和水库都降温,水库降温慢,气温较高,空气以上升为主,而度假村空气则以下沉为主,形成逆时针的空气环流,所以正确的是③④,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2题详解】

水库建成后,水面变大,蒸发量增多,故A错误。水库蓄水后,下渗量增加,使得地下水水位升高,故B错误。水库建成后,水面变大,蒸发量增多,空气湿度增加,故C正确。受水库的调节作用,附近度假村的气温日较差会减小,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下图为亚洲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3. 影响处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大气环流

C. 地形  D. 纬度

4. 地盐滩发展较快的月份是

A. 3---5     B. 6----8

C. 9---11    D. 12---次年2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图中处的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呈南北平行分布,且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再结合纬度范围可知该地位于西风的背风坡,即主要是受地形影响。故选C

4题详解】

结合纬度范围和海陆位置可知,该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相对较多,但夏季降水较少且气温高,蒸发量大,因此盐滩发展较快。故选 B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5. 关于同一水文站在不同时间观测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时最小  B. 乙时最小

C. 乙时最大  D. 甲、乙两时观测的流量大小无法确定

6. 2003年下半年以后,图中水文站观测的长江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A.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的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B. 围湖造田,洞庭湖蓄水减少

C. 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

D. 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蓄水

7. 若要防止水文站所处河段发生洪灾,根本措施是(  

A.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处上游修建水库  B. 在上游植树造林

C. 在洞庭湖处退耕还湖      D. 在水文站所处河段加固河堤,疏浚河道

【答案】5. B    6. D    7. B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图中河水、湖水的补给关系分析,甲时河水补给湖水,应是夏季,水文站观测流量最大,A错。乙时湖水补给河水,应是冬季,水文站观测流量最小,B对,CD错。

6题详解】

2003年下半年以后,图中水文站观测的长江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蓄水,对径流调蓄能力强,D对。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的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对径流影响不明显,A错。围湖造田,洞庭湖蓄水减少,流量变化增大,B错。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影响不明显,C错。

7题详解】

若要防止水文站所处河段发生洪灾,根本措施是在上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B对。在上游修建水库不能减少水土流失,不是根本措施,A错。在洞庭湖处退耕还湖,在水文站所处河段加固河堤,疏浚河道不能减少水土流失问题,不是根本措施,CD错。

【点睛】长江流域夏季是丰水期,河水水位高,河流补给湖水。冬季是枯水期,河流水位低,湖水补给河水。治理河流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长江流量稳定许多,说明径流量变化明显,最可能是大型水利工程蓄水造成。

下面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8. M处岩石形成过程及N处岩石类型分别对应图中的(  )

A.  P       B.  Q

C.  T       D.  Q

9. 有关图中地形及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处山岭从成因上看属于火山

B. 乙处岩石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C. 丙处山岭从成因上看属于向斜山

D. 丁处地质构造适合修建水库

【答案】8. D    9.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学生要能够判断出地质构造,并且能够解释地表形态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8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M处岩石位于岩浆活动通道附近,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N处岩石是岩浆上升冷却形成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属于岩浆岩。右图中沉积物可转化为沉积岩TS是变质岩,是变质作用,Q是岩浆岩。选择D

9题详解】

甲处地表突起为山岭,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岩浆没有喷出不属于火山,A错误;乙处为背斜,顶部岩石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B错误;丙处山岭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从成因上看属于向斜山,C对;丁处地质构造为断层,不适合修建水库,D错误。

【点睛】地质构造最基本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形式是褶皱和断层,它们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证据。而在地球表面,由于岩层弯曲,导致地表也弯曲不平,形成山地等地貌,这就是构造地貌。注意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解释。

2017322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主题是“Wastewater" (废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0. 下列四组国家中,需要全球环境组织帮助解决水源的是(  

A. 蒙古、朝鲜、沙特阿拉伯     B. 苏丹、伊朗、阿富汗

C. 中国、印度、埃及  D. 伊拉克、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

11. 造成许多国家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是  )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长环境污染使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A.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10. B    11. D

【解析】

本题组考查水资源短缺问题。干旱缺水经济又相对落后的区域属于全球环境组织帮助解决水源的对象。水资源短缺包含自然原因、社会原因两方面。

10题详解】

朝鲜、印度不缺水;澳大利亚经济发达,无需国际援水;苏丹、伊朗、阿富汗均位于缺水环境中,需要全球环境组织帮助解决水源。B正确。故选B

11题详解】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是缺水的自然原因;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长、环境污染使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是社会原因,二者都导致若干区域缺水。D正确。故选D

2015441954分左右(北京时间),东方的天空,神秘的红月亮终于如期而至了!据长沙天文学会介绍,这次发生的月全食(红月亮)持续时间只有12.3分钟。这是134年以来持续时间最短的月全食。错过这次,下次可要等到2018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2. 下列关于红月亮出现的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形成的,将红色光线反射到月球上

B. 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太阳辐射中的蓝、紫光被散射,红色光线直接照射到地面

C. 是大气的散射作用影响,红色的光线波长比较长,受到散射的影响较小,可以折射到月亮上

D. 由于大气逆辐射作用强,红色光是长波辐射,被拦截在近地面大气层中

13. 这次红月亮出现的时刻,有关下列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旧金山正值夜晚

B. 华盛顿正值繁星满天

C. 伦敦广场上的旗杆影子朝向约是正北方向

D. 这一天,悉尼昼长时间小于夜长

【答案】12. C    13. B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月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中间。红月亮是说月亮是红色的,是受大气的散射作用影响,蓝紫光波长短,易被散射在大气中。红色的光线波长比较长,受到散射的影响较小,可以穿过地球大气,折射到位于地球影子后面的月亮上面,C对。不是反射作用影响,故A错。不是红色光线直接照射在地球上形成的,B错。与大气逆辐射无关,D错。

13题详解】

根据材料,红月亮出现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954分左右,44,距春分日近,中、低纬度地区,日出时间接近6点。根据所学知识,旧金山位于西8区,此时约354分,正值夜晚,排除A。华盛顿位于西五区,约654分,太阳早已升起,B错。伦敦在0时区,约1154分,接近中午时间,故位于北半球的伦敦广场的旗杆影子约朝向正北,排除C。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而悉尼位于南半球,故昼长小于夜长,排除D

【点睛】关于日影长短及方向的判断: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日时日影最短(等于0)。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4. 地气压带的名称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15. 图中四地降水较丰富的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4. B    15. B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地位于30°S附近,盛行下沉气流,因此地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B正确;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且盛行上升气流,应位于地,排除A;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60°附近,且盛行上升气流,应位于图中地,排除C;极地高气压带位于高纬度地区,而地位于30°S附近,排除D。故选B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地盛行上升气流,容易成云致雨,因此降水丰富;地盛行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信风,且大多由陆地吹向海洋,水汽较少,不易成云致雨,降水往往不太丰富;图中地盛行下沉气流,不易成云致雨,因此降水稀少;图中地冷暖气团相遇,盛行上升气流,容易成云致雨,因此降水较丰富。由此判断,图中四地降水较丰富的有地和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赤道附近、30°附近、60°附近、90°附近分别分布着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低纬度信风带、中纬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相应风带风向关于赤道对称,如南、北半球低纬信风的风向分别为东南风和东北风,南、北半球的中纬度西风带的风向分别为西北风和西南风,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的风向分别为东南风和东北风。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问题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6. 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A. P为山坡上的洼地,Q为山坡上的小丘

B. P为山坡上的小丘,Q为山坡上的洼地

C. PQ均为山坡上的洼地

D. PQ均为山坡上的小丘

17. b的海拔高度为300a的海拔高度为400,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A. 300P400    B. 200P300    C. 200Q300    D. 400Q500

18. 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形可能

同为洼地

同为小丘

同为缓坡

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16. B    17. C    18. A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理,因ab,则PaP为小丘;bQQ为洼地,B正确。

17题详解】

b的海拔高度为300a的海拔高度为400,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根据等高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理,因ab,则Pa400P500b>Q200Q300C正确。

18题详解】

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时,则PQ处的地形同为小丘;若或同为b时,两地同为洼地,A正确。

【点睛】等值线大于大的,水于小的判读方法:在等值线图中,如果两条等值线之间又有闭合等值线,如图中的PQ P外侧等值线是a,取了大的,P处的数值就应比a还大;Q外侧等值线是b,取了小的,Q处的数值就应比b还小。

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9. 甲地区(虚线以西)多大雾天气,主要是因为

A. 沿岸有寒流的冷却作用  B. 位于赤道地区,空气对流强烈

C 位于沙漠区,空气中尘粒多   D. 位于高山背风处,下沉气流强盛

20. 城市虽地处低纬度,但气候四季如春。其共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洋流  C. 地形地势  D. 土壤

【答案】19. A    20. C

【解析】

该题考查雾的形成条件,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及成因。

19题详解】

读图,甲地区(虚线以西)位于秘鲁沿海,多大雾天气,主要是因为沿岸有寒流的冷却作用形成,A对。大雾形成是在静风天气,空气对流强烈不会形成大雾天气,B错。空气中尘粒多,不是多大雾天气的主要原因,C错。位于高山背风处,风力弱,D错。

20题详解】

城市都位于低纬度区,位于热带,因位于高山、高原地区,两城市气候四季如春,所以共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C对。纬度不同,A错。洋流、土壤不是主要因素,BD错。

二、综合题(共3题,共6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材料二: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新出生人口性别比呈现出逐渐攀升的趋势,1982年的出生性别比为108.5,1990年为111.3,2000年为116.9,到2007年高达120.22,居世界首位。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2)为平衡性别比,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人口老龄化 性别比失衡

2)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消除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人口素质,转变生育观念;加强医德建设,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当前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详解】(1)读材料一可知,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年人口数量庞大。读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

2)出生性别比的合理值域为102107,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地区重男轻女现象严重,男女出生比例失调。这不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以及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应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在农村地区养儿防老观念依然盛行,所以要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重男轻女现象严重,所以要:从社会角度要消除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从个人角度要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人口素质,转变生育观念;从医院角度要加强医德建设,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

2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底格里斯河是西亚水量最大的河流,源自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山区。河流整体沿扎格罗斯山脉西南侧山麓流动,最后与幼发拉底河合流成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河水主要靠高山融雪和上游春雨补给。在伊拉克形成的广阔肥沃冲积平原,是该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底格里斯河在伊拉克捉克里特村以南,流入一片宽阔、起伏和缓的波状平原,从而广泛出现曲流,有许多牛轭湖、残迹河槽等。左图为底格里斯河水系分布图,右图为巴格达气候资料图。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概括底格里斯河流域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

2)试比较巴格达以南、以北两干流河段流量的差异,并简述自然原因。

3)说出底格里斯河流域下游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并列举出该地在水资源持续利用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春多、夏秋少。

2)差异:南部干流流量较小,北部干流流量较大。

原因:巴格达以北为底格里斯河的源头段,纬度较高,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长;西风遇山地阻挡抬升,多地形雨,降水较多,高山融雪量大,河流补给量大;以北河段有多条支流汇入干流,增大干流流量。以南河段通过汊流向两岸湖泊、沼泽供水使河流十流水量减少;以南河段流经气候干旱地区,滲漏和蒸发严重使河流干流水量减少。(答出南段或北段气候(降水)、地形、支流、湖泊分流、蒸发和下渗任意三点即可)

3)主要生态问题:土地盐碱化。措施:推广节水技术(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培育耐旱作物或积极推广耐旱作物;合理控制农业生产规模。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底格里斯河补给及沿线地区地表形态、巴格达气候资料图为材料,考查降水季节变化、河流流量影响因素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知识,难度一般。

【详解】(1)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要结合巴格达气候资料图从降水量方面考虑。读图可知,巴格达降水主要集中在11月到次年5月份,6-10月降水较少,所以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春多、夏秋少。

2)巴格达以南和以北干流流量的差异主要从水量收支两方面进行考虑。由材料可知,河水主要靠高山融雪和上游春雨补给,所以巴格达以北底格里斯河的源头段,纬度较高,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长;西风遇山地阻挡抬升,多地形雨,降水较多,高山融雪量大,河流补给量大;以北河段有多条支流汇入干流,增大干流流量,使得巴格达以北干流流量大。而以南河段通过汊流向两岸湖泊、沼泽供水使河流干流水量减少;以南河段流经气候干旱地区,滲漏和蒸发严重使河流干流水量减少,支出较多,又缺乏水源补给,使得巴格达以南河流干流流量少。

3)由于底格里斯河下游地区,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发展农业生产需要水源灌溉,而灌溉方式不合理,导致盐分物质在地表积聚,发生土壤盐碱化现象,制约农业生产。由于水量较少,水资源短缺,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当推广节水技术(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减少耗水量大的作物播种面积,培育耐旱作物或积极推广耐旱作物;合理控制农业生产规模,使得农作物生产规模保持在水资源承受能力范围以内,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点睛】

23. 图甲为我国部分省区简图,图乙为2010年山西、陕西省的土地利用结构。完成下列各题。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图甲中西安所属的自然带是               A所在的地形区是              

2)素有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是该区域重要的耕作业区,形成渭河平原的主要地质构造是       ,主要外力作用是             

3)从耕地利用状况分析两省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春旱是威胁渭河平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试分析春旱频发的自然原因。

5)指出山西省北部省界的走向特点,并分析说明该界线两侧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

【答案】(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黄土高原

2)地堑(断层)     流水沉积作用

3)该区域耕地比重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该区域主要为旱地,水资源少,灌溉引发水资源短缺。

4)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力大,蒸发大;雨季末到,降水少

5)东北-西南走向(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东南部为黄土高原降水大于400毫米,适宜耕作业(旱地)发展;西北部为内蒙古高原降水小于400毫米,适宜畜牧业发展。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气象灾害及成因,主要农业生产方式。

【详解】(1)读图,西安位于秦岭以北,西安所属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A所在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

2)形成渭河平原的主要地质构造是地堑。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沉积作用。

3)读图,该区域主要是黄土高原和渭河平原,耕地比重大,植被破坏多,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该区域主要为旱地,水资源少,灌溉引发水资源短缺。

4)渭河平原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力大,蒸发大。此时雨季末到,降水少。所以形成春旱。

5)读图,山西省北部省界呈东北-西南走向,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东南部为黄土高原,降水大于400毫米,适宜旱地耕作业发展。西北部为内蒙古高原,降水小于400毫米,适宜畜牧业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