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标签:
财经美食启迪慧想文综汽车时尚 |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
会宁四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级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共23个小题,每题2分,总共46分)
读“洋流模式图”,回答下面各题。
1. 若该洋流系统在大西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洋流③是拉布拉多寒流
B. 洋流①是本格拉寒流
C. 洋流②③交汇处形成纽芬兰渔场
D. ④是暖流
2. 若该洋流系统在太平洋,则①、②、③、④四个海域中有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
A. ①
【答案】1.
B
【解析】
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1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洋流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中低纬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应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若位于大西洋,则中低纬南大西洋中③为巴西暖流,A错。①为本格拉寒流,B对。洋流②③交汇处没有渔场形成,C错。④是西风漂流,为寒流,D错。故选B。
【2题详解】
若该洋流系统在太平洋,则图中大洋环流为中低纬南太平洋环流,①为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随着洋流上升,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A正确。洋流②是南赤道暖流,③是东澳大利亚暖流,④是西风漂流,为寒流,都没有世界著名渔场形成,BCD错误。故选A。
下图是几个地区(①②③)“农业基本情况的比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 季风水田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4. 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A. 刚果盆地
C. 大自流盆地
【答案】3.
A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根据坐标图可以看出①地区种植业比重很高、畜牧业比重小、商品率低,符合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各种农业地域类型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情况。②地区畜牧业和种植业比重大致相当,且商品率很高,应为典型的混合农业生产区,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生产类型与②地区相似,而大自流盆地为澳大利亚的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分布区。故选D。
下图为“某代表团的亚、欧、非考察路线和活动区域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 导致沿途①和③、②和③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地形 ④洋流
A. ①②、③
C. ①、③
6. 从③→④→⑤体现自然带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
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答案】5.
A
【解析】
【5题详解】
沿途①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③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导致两地的气候差异;②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和③地热带雨林气候,②位于东非高原上,海拔高,地形是影响②和③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所以选A。
【6题详解】
从③→④→⑤,纬度越来越高,由热带雨林、地中海气候到温带海洋性气候,体现自然带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中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所以选A。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题。
7. 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对比( )
A. 甲地冬季风力大于乙地
C. 甲乙两地夏季风力相等
8. 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已知乙地冬雨率高于甲地,主要是因为其( )
A. 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
C. 受暖流时间长
9. 该区域冬雨率过高,则( )
A. 年降水总量大
C. 植被耐旱性较差
【答案】7.
B
【解析】
主要考查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
【7题详解】
由图示是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南北两侧地区。甲乙都属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所以都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甲地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风力强,甲地的冬季风力较弱;甲地纬度较高,乙地纬度低,甲地夏季可以受到西风带影响,乙地夏季受副高压控制时间长,夏季甲地风力比乙地大。选B正确 。
【8题详解】
甲乙都属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都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甲地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风力强,所以乙地降水更多。选D正确。
【9题详解】
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易造成冬季洪涝灾害,B正确;冬季降水量不等于年降水量,A错;地中海气候是亚热带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多雨,气温年较差小,D错;夏季高温少雨,植被耐旱性好,C错。选B正确。
下面某区域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0. 下列有关图中信息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等温线为七月份等温线
B. P河谷横断面岩层中间老、两侧新
C. 河流、湖泊位于北半球
D. 湖泊一定为咸水湖
11. 据图示信息所示时间,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湖泊蓄水范围为a
B. 云南受到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
C. 我国华北地区小麦开始返青
D. R地盛行东北风
【答案】10.
B
【解析】
试题分析:
【10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而根据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大,可以判断该湖泊位于北半球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故而图中等温线为北半球7月份等温线;根据P河谷岩层分布可知,该河谷为背斜构造,岩层中间老、两侧新;而河流对湖泊有排盐功能,所以图中湖泊最有可能为淡水湖。故选D。
【11题详解】
根据第1题分析可知,此时为7月份,该地位于副热带高压控制区,降水稀少,所以湖泊蓄水范围为a;而云南受到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的时间为冬季;我国华北地区小麦已经成熟、收割;R地为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所以盛行西南风。故选A。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地质构造、河流与湖泊、天气系统
读“某区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2. 有关甲河流的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水量较丰富,含沙量较大
B. 有双汛期,春汛长于夏汛
C. 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
D. 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13. 有关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气候暖湿,适宜水稻种植
C. 深受季风环流影响,冬冷夏热
【答案】12.
C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甲河流位于东北地区,流向较高纬度,水文特征是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C对。东北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水量较丰富,含沙量较小,A错。河流有双汛期,春汛是季节性积雪融化形成,短于夏汛,B错。位于季风气候区,水位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D错。
【13题详解】
图示区域纬度较高,地理特征是气候冬冷夏热,蒸发量小,气候较湿润,热量较少,不适宜种植水稻,A不正确。位于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正确。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冷夏热,C正确。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D正确。
雄安新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4月1日决定设立的城市新区,主要包括河北省的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北京的核心功能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其制造业、城区批发市场、教育功能、医疗卫生、行政事业单位等的一部分将被疏散到雄安新区。下图为雄安新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与北京市相比,雄安新区
①规模大②级别低
A. ①②
15. 雄安新区的设立对北京市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 提高城市化水平,缓解交通拥堵
B. 扩大工业生产规模,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C. 分散部分城市职能和人口,缓解城市压力
D 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扩大服务范围
【答案】14.
C
【解析】
【14题详解】
雄安新区是为解决北京市城市化问题而规划设立的城市新区。与北京市相比,是北京的卫星城,辅助功能区,所以其级别低、服务范围小,C项正确。
【15题详解】
雄安新区是北京制造业、城区批发市场、教育功能、医疗卫生、行政事业单位等的一部分的疏散地,通过疏散促进北京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等核心功能的发展,缓解北京的城市化问题。所以C项正确。
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C. 海陆轮廓
17. 图示季节(
A. 乙地高温多雨
C. 丁地炎热干燥
【答案】16.
A
【解析】
【16题详解】
图示澳大利亚甲处盛行西北风,是由于太阳直射点南移到南半球,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之南移越过赤道后,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北风。选A正确。
【17题详解】
图示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是南半球的夏季;乙地终年受副高压和来自陆地风的影响,全年少雨;丁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此季节高温多雨;北半球此时是冬季,淄博寒冷干燥。选B正确。
下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15万km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 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②终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丰富
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丰富
④西南部冰川地貌发育显著
⑤位于板块(张裂)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
A. ①②③
C. ①③④
19. 该岛屿西侧以畜牧业为主,东侧以种植业为主,形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日照时数与地貌
C. 坡度与人口分布
【答案】18.
C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图示的经纬网确定还岛屿位于新西兰,结合河流流向可知,该岛屿以山地丘陵为主,山脉主要呈东北—西南走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①正确;该岛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是西北风,②错;根据该岛面积及其地势变化判断河流短小流急,水能资源丰富,③正确;西南部的峡湾属于一种冰川侵蚀地貌,④正确;该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⑤错误。故本题选择C。
【19题详解】
该岛的纬度位置判断,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西北侧处于陡峭的迎风坡,常年阴雨天气,日照不足,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该岛东南侧处于缓和的背风坡,土壤肥厚,水源充足,有利于发展种植业。所以农业结构差异和日照时数、地貌有关,A对。地面物质与土壤、坡度与人口分布,坡度与水源是其农业结构差异影响因素,且都受气候和地形影响,但是这些都不是岛屿东西侧差异的主要因素,排除BCD。故本题选择A。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20. 该国人口总数最多的时候是图中的时间:
A. ②
21. 图中所示③到⑤期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④时期人口问题最不突出
C. 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答案】20.
B
【解析】
本题组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问题。
【20题详解】
据图可知,①时期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且到②时期不断增加,②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零,所以①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至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③时期人口总数最多,③以后人口为负增长,至⑤时期为零,⑤时期人口总数最少。所以选B。
【21题详解】
图中所示③到⑤期间,人口由零增长到负增长,又到零增长。④时期达到人口负增长的最大值,人口数量一直下降,至⑤时达到最低。在本段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一直比较低,所以,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总人口数增长为负增长至零增长。所以选C。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域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A功能区的特点是
A. 高楼大厦林立
B. 交通需求不大
C. 多从事商业活动
D. 人群往来频繁
23. B区域最适宜设置的用地类型是
A. 商业用地
【答案】22.
D
【解析】
【22题详解】
读图得知,A功能区位住宅区,住宅功能区的主要特点是城市中分布空间最大的一部分,为了方便和休闲,人群往来频繁,D对;高楼大厦林立是中心商务区的特征,A错,住宅区对交通有一定的需求,B错;住宅区主要功能是为了居住,从事商业活动有限,C错。故本题选择D。
【23题详解】
读图得知,B区域介于住宅区和工业区之间,为了减少工业区的对住宅区的污染,适合作为城市绿化用地进行隔离,C对。商业用地多位于市中心等交通便利、人口密集之地,B区域不符,A错;工业用地位于城市外缘,和住宅区有一定隔离区分,右侧已经是工业区,B错;交通用地形状不符合图中形状和位置,D错。故本题选择C。
二、综合题(共3题,共54分)
24. 2019年9月4日至10日,应智利中国温州商会、秘鲁中华通惠总局的邀请,侨务访问团赴智利、秘鲁进行侨务访问。阅读如下两幅秘鲁地图,回答问题。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简释秘鲁境内高大山脉成因。
(2)概述秘鲁气候类型的分布状况。
(3)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简析秘鲁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答案】(1)因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碰撞,南极洲板块向下俯冲,美洲板块受挤压隆起,形成穿越秘鲁的高大山脉。
(2)西南部沿海热带沙漠气候,中部山地为高原山地气候,东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
(3)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全年气温高;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上升气流旺盛;下垫面为亚马孙热带雨林水汽充足。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秘鲁地形简图和秘鲁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山脉成因、气候分布特征描述、气候类型的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描述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题意表明,秘鲁境内高大山脉的成因应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进行解释,秘鲁境内高大山脉是安第斯山山脉的一段,根据学知识可知,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南极洲板块向下俯冲,美洲板块受挤压褶皱隆起,形成穿越秘鲁的高大山脉——安第斯山山脉。
(2)秘鲁气候类型的分布状况应结合秘鲁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归纳描述。当地热带荒漠带由热带沙漠气候形成,因此西南部沿海为热带沙漠气候;当地高山植被区由高原山地气候形成,因此中部山地为高原山地气候;当地热带雨林带由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因此东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
(3)题意表明,秘鲁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应从纬度、大气环流、地面性质等自然地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图中显示,秘鲁东北部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导致全年气温高,形成热带气候;东北部大多位于赤道与10°之间,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对流运动强烈,全年降水丰富;地表为亚马孙热带雨林植被,蒸腾作用强烈,空气中水汽充足;东北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从而形成了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25. 根据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甲图所示区域地形区分布特征。
(2)分析B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原因。
(3)指出乙图中山脉重要的地理界线意义。
【答案】(1)北部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中部渭河平原,地形平坦;南部秦岭,呈东西走向。
(2)河流径流量较小;流速较稳定;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河水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
(3)二级阶梯和三级阶梯
【解析】
【详解】(1)根据甲图中等高线分布特征,可知甲图所示区域北部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中部渭河平原,地形平坦;南部秦岭,呈东西走向。
(2)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B河为渭河,流经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雨季短,因此河流的径流总量较小,径流季节变化大,汛期集中在夏季。汛期较
(3)乙图中山脉为太行山脉,是二级阶梯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河北省和山西省的分界线。
26.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土壤和气候与其他地方不同,最多可达到18个小时以上的光照。新疆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导致新疆种植的棉花表现出更突出的特点。近年来,棉花采摘吸引大量内地劳动力,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下图表示塔里木盆地简图。
(1)据图分析新疆长绒棉种植的有利条件。
(2)新疆位于中国内陆,棉花市场广阔远销国内外,请解释原因。
(3)分析该地区生产棉花的限制性因素。
【答案】(1)有利条件:晴天多,热量充足;降水少,光照充足;位于山麓地带,灌溉条件好;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
(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3)劳动力不足 (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交通不便。
【解析】
【分析】
【详解】(1)新疆农业的分布规律是,主要分布在盆地周围绿洲地带或山前洪积一冲积扇地带。新疆长绒棉种植的有利条件是晴天多,热量充足,利于棉花生长。降水少,光照充足,利于养分积累。位于山麓地带,有河流提供水源,灌溉条件好。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
(2)新疆位于中国内陆,棉花市场广阔远销国内外,主 要因为棉花易储存、易远距离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新疆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棉花品质优良,市场需求量大。
(3)该地区生产棉花的限制因素是劳动力不足 ,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机械化水平低,需要大量劳动力。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该地的水资源有限。西北内陆地区,对外交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