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启迪慧想
启迪慧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978,434
  • 关注人气:10,4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2020-11-03 08:15:08)
标签:

财经

启迪慧想文综

汽车

时尚

杂谈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开鲁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地理学科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并黑色碳素笔答题。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I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湖水经洞里萨河在金边汇入湄公河,洞里萨河有罕见的河水流入洞里萨湖的河水倒流奇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 洞里萨河出现河水倒流奇观的季节

A. 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 B. 黄河下游出现凌汛

C. 新疆牧民在天山山腰放牧 D. 洛杉矶温和多雨

2. 洞里萨河河水倒流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A. 提高洞里萨河的含沙量 B. 减轻洞里萨河的洪水威胁

C. 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 D. 调节湄公河流量季节变化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洞里萨河同湄公河在金边交汇,当洞里萨河出现河水倒流时,说明湄公河水位明显增高,该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河水水位上涨,所以发生在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A错;黄河下游出现凌汛的时间一般为初冬或初春时节,B错;新疆天山牧民夏季在天山山腰放牧,冬季在山麓放牧,C正确;洛杉矶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D错。故选C

2题详解】

提高洞里萨河的含沙量不属于洞里萨河河水倒流带来的有利影响,A错;当洞里萨河出现河水倒流时,说明湄公河水位上涨,一部分河水经洞里萨河流入洞里萨湖,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洞里萨河的洪水威胁,B错;此时为雨季,湄公河下游少有旱情,C错;该季节该区域降水较多,一部分河水经洞里萨河流入洞里萨湖,洞里萨湖为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调节了湄公河流量季节变化,D正确,故选D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这里的人发现夏季整夜天并不完全黑下来的白夜现象。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3. “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 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B. 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C. 暖锋过境,气温升高 D. 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

4. 该地夏天可以看到白夜现象的原因

A. 海拔高 B. 晴天多,光照充足

C. 大气散射作用 D. 纬度高,有极昼现象

5. 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居住在K城附近的人们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A. 秋天东去种麦 B. 春天南下踏青

C. 夏天山地牧场牧羊 D. 冬天北山滑雪

【答案】3. D    4. C    5. C

【解析】

3题详解】

据图可知,流经K城附近的河流发源于西部的山地,再结合纬度范围可知该城市位于盛行西风带的内,因此推理K城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使积雪融化,D正确;K城处于内陆,洋流影响不到,A错误;冬季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往往形成低温天气,并不能增温,也就不能促使积雪融化,B错误;冬季,冷空气强盛,不会形成暖锋,C错误。综上所述,故选D

4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白夜现象就是夏季整夜天并不完全黑下来的。该地海拔仅1048米,会使该地比平地日出早一点,日落晚一点,但仍然会有黑夜,A错误;晴天多,光照充足不是导致白夜的原因,B错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导致太阳光被散射,所以当地人感觉天不完全黑下来,C正确;据图可知,该地地处53°N,夏季昼长夜短,但是不会出现极昼,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C

5题详解】

据图可知,K城地处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因此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主汛期出现在气温高的夏季,夏季山地高海拔牧草茂盛,水源充足,气候温凉,适宜牧场牧羊,C正确。故选C

【点睛】极昼出现的纬度范围是南、北半球的极圈(66°34′)及其到极点之间。

为了充分利用草场资源,也为了保护草场资源,不能全部都在海拔低的山麓牧场放牧。故分为冬、夏牧场,夏季气温高,在山顶牧场,冬季气温低在山麓牧场利用囤积的牧草放牧。

下图为8月份(北半球海洋水温最高月)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等值线(单位:) 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6.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M处寒暖流交汇,等温线密集 B. N处受西风漂流影响,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C. P处受寒流影响,等温线向北凸出 D. O处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大型渔场

7. 据图中等温线和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低纬地区大陆东部海水水温比大陆西部海水水温高

B. 南半球高低纬度间温差比北半球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C. M 处表层水温明显高于P处是因为洋流的影响

D. 北半球等温线较南半球的平直是海陆分布的影响

【答案】6. D    7. A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读图可知,M 处位于赤道附近,有暖流经过,没有寒流,A错误。N 处下垫面性质单一,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受纬度位置影响,B错误。P 处等温线向北凸出,温度比两侧高,是受暖流影响,C错误 。O 处有秘鲁寒流经过,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大型渔场,D正确。故选D

7题详解】

根据图中等温线数值可以看出,中低纬地区大陆东部海水水温比大陆西部海水水温高,A正确。南半球高低纬度间的温差比北半球的大,B错误。M 处表层水温明显高于P处是因为纬度因素影响,M 处纬度比P处低,因而温度比P处高,C错误。北半球等温线较南半球的弯曲,是海陆分布的影响,D错误。故选A

【点睛】结合材料,准确从材料中提取出有用的地理信息,再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仙人掌喜光耐早,成年仙人掌高可达3米。墨西哥被称为仙人掌之国,目前,食用仙人掌的开发在墨西哥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成为一种绿色健康的新型功能蔬菜和保健食品。加利福尼亚湾沿岸是仙人掌的主要分布地区,该地季节性出现的多雾天气对仙人掌生长产生一定影响。左图是北美洲局部区域图,右图是左图中M(21.5°N105°W)仙人掌繁育基地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8. 促使食用仙人掌的开发在墨西哥进入规模化产业发展阶段的主要因素是

A. 荒地集中连片 B. 地广人稀 C. 劳动力丰富 D. 市场广阔

9. 推测加利福尼亚湾沿岸多雾的季节及对仙人掌生长的主要影响是

A. 夏季,多雾天气提供少量水分,有利于仙人掌度过高温旱情

B. 夏季,多雾天气削弱太阳辐射,有利于仙人掌快速生长

C. 冬季,多雾天气增加大气逆射,有利于仙人掌度过冬季

D. 冬季,多雾人气削弱太阳辐射,低温寡照不利于仙人掌生长

【答案】8. D    9. A

【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分析】

本题以墨西哥区域图和仙人掌图片等方式呈现信息,侧重基本原理与区域地理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农业区位、区域发展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8题详解】

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食用仙人掌的开发在墨西哥已进入系统化、规模化、商品化的产业发展阶段,食用仙人掌的开发在墨西哥已进入系统化、规模化、商品化的产业发展阶段。仙人掌浑身是宝,初步形成了种片、保鲜蔬菜、饮料、罐装食品、化妆品、保健品、药品等七大系列,成为一种绿色健康的新型功能蔬菜和功能保健食品。满足现代生活中亚健康富贵病群体的消费需求,发展仙人掌产业能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防治土地荒漠化、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符合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所以D正确。 荒地集中连片 地广人稀 劳动力丰富是其种植仙人掌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9题详解】

加利福尼亚湾沿岸夏季气温高,海水蒸发较多,有足够水汽;附近有寒流流经,使近地面气温降低,有利于水汽凝结;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地面大气稳定。由于夏季降水少,气温高,蒸发强,气候干旱,不利于仙人掌生长,所以大雾可以为仙人掌提供少量水分,有利于仙人掌度过旱季。故A正确,B错。而冬季气温低,海水蒸发较弱空气中水汽少,雾较少,故CD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图示加利福尼亚湾地处北美洲纬度20-30西海岸,干旱气候为主,沿岸雾已经仙人掌的重要水源。

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0. 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亚热带湿润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11. 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沿岸地区有寒流流经 B. 是世界该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的区域

C. 全年风力都较强,都是4级风 D. 自然带是温带荒漠

【答案】10. A    11. A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读图,图甲表示盛行西北风,可能是盛行西风带控制,图乙表示受高压控制,无固定风向,A对。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B错。季风气候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CD错。故选A

11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图示区域是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美洲的30°-40°大陆西岸。根据洋流分布规律,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A对。地中海气候在地中海沿岸分布最为广泛,图示位于南半球,B错。地中海气候夏季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弱,且冬季西北风图示有6级(风羽有3个竖杆)情况出现,C错。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地带性分异规律,D错。故选A

【点睛】地中海气候是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是唯一冬雨型气候类型。

我国某地气温、降水和地下水水位年内变化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2. 该地可能位于

A. 华北平原 B. 江淮地区 C. 云贵高原 D. 青藏高原

13. M时期的地下水水位与其前、后时期不同,其主要的原因是

A. 受副高影响 B. 受梅雨影响 C. 受台风影响 D. 受冬季风影响

【答案】12. B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图中气温曲线变化情况可以得出,该地最冷月气温大于,所以该地应位于我国南方地区,AD错误;根据降水量和地下水水位变化可得,该地89月份降水少,地下水水位下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所以该地可能位于江南地区,B正确;云贵高原地区89月份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降水多,地下水水位高,C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可能位于江南地区,图中M时期(89月份)该地降水少,地下水水位下降,而其前、后时期降水多,地下水水位高,所以造成图中M时期地下水水位与前、后时期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该地在M时期受副高控制,降水量少,A正确;该地不受离岸风的影响,B错误;受台风影响降水较多,地下水水位应该上升,C错误;M时期为夏季,不受冬季风影响,D错误。故选A

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的库车大峡谷,位于天山山脉南麓。这里地壳发生过剧烈的变动,岩层呈波状弯曲,山体呈红褐色,当地人称为克孜利亚,意思为红色山崖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构成库车大峡谷的岩石类型最可能是

A. 侵入岩 B. 变质岩 C. 沉积岩 D. 喷出岩

15. 对该景观形成过程的推断,合理的是

A. 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B. 岩浆活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C. 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D. 变质作用、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答案】14. C    15. A

【解析】

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河流地貌的发育。

14题详解】

材料中岩层层理构造明显,呈波状弯曲提供了答案信息, 层理构造是沉积岩的主要特征,呈波状弯曲进一步说明成层的特点,故C正确。

15题详解】

沉积岩是沉积作用形成的堆积物经过固结成岩而成,故先有沉积作用;沉积岩在形成时岩层一般是水平,现呈波状弯曲,说明因地壳运动受挤压而弯曲变形;大峡谷是地壳隆起流水侵蚀下切而成。故A正确。

 

1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侵蚀物、沉积物,箭头表示地质作用;图2为某地岩层与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6. 1中代表岩浆岩的是(   

A. B. C. D.

17. 下列关于图2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 b接触的d附近可能出现石英岩 B. 岩石由早到晚的形成顺序是cdab

C. 洞穴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图1中的 D. 断层形成于b岩层之前

【答案】16. C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图中沉积岩变为甲和丁,甲又转变为乙,且乙只变为丙,说明乙为岩浆,丙为岩浆岩,甲为变质岩,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根据形态可以判断,ab为岩浆岩,b接触的d附近可能出现石英岩,A正确;c位置最低,时间最早,b穿过aa早于bb侵入dd早于b,岩石由早到晚的形成顺序是cabdB错误;洞穴应是沉积岩被侵蚀形成,是变质的侵蚀作用,C错误;b岩层出现了错位,故断层形成于b岩层之后,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下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15Km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8. 下列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以山地丘陵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终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丰富

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资源丰富 西南部冰川地貌发育显著

位于板块(张裂)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19. 该岛屿西侧以畜牧业为主,东侧以种植业为主,形成该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坡度与交通 B. 地形与土壤

C. 坡度与人口分布 D. 日照时数与地形

【答案】18. C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岛为新西兰南岛。从水系特征可以看出,该岛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丰富。西南部为峡湾地貌,是冰川作用形成的。①③④正确。终年受西北风控制,位于板块消亡边界,②⑤错误。C正确。故选C

19题详解】

该岛西侧以山地丘陵为主,海拔较高,又位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阴雨天数多,日照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但牧草长势较好,以畜牧业为主,而东侧为沿海平原且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发展种植业。形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日照时数与地形。D正确。故选D

日照时数是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地面的时数(单位:小时),它与白昼长度、云量和地形等条件有关。图为我国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20. 我国年日照时数

A. 南方多,北方少 B. 东部多,西部少

C. 西北多,东南少 D. 高原多,盆地少

21. 成都与上海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 B. 地势 C. 昼长 D. 云量

【答案】20. C    21. D

【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20题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中国年平均日照时数的分布形势是东南少而西北多,从东南向西北增加。锡林浩特、呼和浩特、 银川、西宁、拉萨一线以西北的内陆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普遍在3 000小时以上,是中国日照最多的地区,其中局部地区甚至可以达到3 3003 500 小时以上。秦岭淮河以北和青藏、云南高原东坡以西的高原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都在2200 小时以上。淮河、秦岭以南,青藏和云南高原东坡以东的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多在 2000 小时以下,是我国少日照地区。C正确,故选C

21题详解】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云量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少;上海位于东部沿海,晴天多于成都,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太阳辐射较多,影响两地年太阳辐射主要因素为云量。D正确。纬度基本相同、昼长基本相同,海拔差异不大,ABC错误。故选D

下图为某年我国局部地区5月中旬至7月上旬降水量(单位:mm)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22. 此时段华北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A. 台风 B. 寒潮

C. 干旱 D. 冻害

23. 此时段华北地区形成上述气象灾害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主要原因是(   

A.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晴热少雨

B. 冷空气南下,气温大幅度下降

C. 大气污染加剧,雾霾频频出现

D. 夏季风尚未影响到此,雨带在南方

【答案】22. C    23.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分布和成因。

22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该年5月中旬至7月上旬,降水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而华北地区降水少,气温高,故此时段华北地区易发生干旱灾害,C项正确。台风多出现在夏秋季节,寒潮和冻害多发生在冬春季节,ABD错误。

23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段华北地区的气象灾害为干旱,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较弱,雨带尚未移动到此,D正确。5-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主要控制长江以南地区,影响不到华北,A错误。冷空气南下,冷暖空气相遇易出现降水,B错误。大气污染与干旱没有关系,C错。

【点睛】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24. 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 先向东,再向东南 B. 先向北,再向东北 C. 先向西南,再向南 D. 先向西北,再向西

25.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是(   

A. 200≤H<400 B. 300≤H<500 C. 300≤H<400 D. 400≤H<600

【答案】24. B    25. A

【解析】

【分析】

24题详解】

图中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外,与经过河流的等高线凸向相反,再结合图中指向标判断,或把图中指向标平移至图中河流的上游和下游两个河段,分别建立方向标进行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先向北,再向东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5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为100米,图中陡崖有三条等高线重合,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是200≤H<400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其中n为陡崖处等高线重合的条线,d表示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

II

二、综合题(共3道大题,共50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并将各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金奈坐落于孟加拉湾沿岸(如下图所示),为印度第四大都市。金奈全年炎热,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是5月末、6月初,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 300毫米。历史上,由于没有大型河流流过,金奈一直面临供水短缺的问题,近年来供水短缺问题有所缓解。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金奈降水有冬雨和夏雨之分,判断金奈是冬雨多还是夏雨多,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分析金奈一年中5月末、6月初最热的原因。  

3)分析历史上金奈供水短缺的自然原因。

【答案】1)冬雨多。理由:金奈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风,该地处于西南风青风--侧,夏雨相对较少;冬季盛行东北风,由于位于印度半岛东部,处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坡.冬雨较多。

2)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地处低纬地区的金奈太阳辐射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回升快;雨季尚未来临,降水少.晴天多。  

3)降水季节和年际分布不均,降水变化大;无大江大河流经.从境外自然流人的水资源有限;地处热带地区,全年炎热,气温高,蒸发量大。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详解】1)由材料可知,金奈位于印度半岛东部,坐落于孟加拉湾沿岸,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风,该地处于西南季风背风一侧,因此,夏雨相对较少。冬季该地盛行东北风,由于位于印度半岛东部,处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坡,冬雨较多,故冬季降水多。 

25月末、6月初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地处低纬地区的金奈太阳辐射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回升快;此时受夏季风影响较小,雨季尚未来临,降水少,睛天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

3)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季风的不稳定性导致降水季节和年际分布不均,降水变化大;历史上,由于没有大型河流流过,从境外自然流入的水资源有限;金奈纬度较低,地处热带地区,全年炎热,气温高,蒸发量大,地表水资源短缺。

27.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萨尔多瓦位于中美洲,被称为火山之国,其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自20188月与我国建交后,萨尔多瓦不断扩大与我国经济往来,出口产品多为饮料、海鲜等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目前,中国已成为萨尔多瓦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下图为萨尔瓦多位置示意图和首都圣萨尔瓦多气候资料图。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描述萨尔瓦多地理位置特征。

2)分析萨尔瓦多被称为火山之国原因并提出合理开发的建议。

3)分析萨尔瓦多主要出口咖啡、虾类原因。。

【答案】1)纬度位置:14°N穿过其北部,热带地区;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西半球;海陆位置:位于中美洲,南邻太平洋;邻国,北邻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国。(答对3点即可)

2)处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开发火山,温泉等资源,发展旅游业;开发地热能;利用肥沃的火山灰发展种植业。(答对2点即可)

3)该国地处热带,热量条件好;雨季降水较多,适合大规模种植咖啡;火山灰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咖啡生长;该国沿海在旱季盛行东北信风,因此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导致深层海水上升补偿,形成渔场或渔汛(渔业资源丰富)。该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出口农渔产品获取外汇。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中美洲的萨尔多瓦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地理位置的描述、火山成因及开发、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描述和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1)萨尔瓦多地理位置特征应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进行描述。读图可知,14°N穿过萨尔瓦多北部,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地区;90°W穿过萨尔瓦多西侧,萨尔瓦多位于西半球;图中显示,萨尔瓦多位于中美洲地区,南邻太平洋;图中显示,萨尔瓦多西北边与危地马拉接壤、北边和东边与洪都拉斯相邻。

2)萨尔瓦多被称为火山之国原因应从板块运动角度进行分析。萨尔瓦多处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断裂岩层,地壳薄弱,岩浆活动活跃,多火山,因此形成火山之国火山之国合理开发的建议应从旅游、能源和种植业等方面进行提出。利用火山景观及岩浆活动导致的温泉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愁眉苦脸;开发地热能,利用清洁能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火山灰沉积形成的土壤肥沃,利用当地土壤优势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促进区域开发。

3)萨尔瓦多主要出口咖啡、虾类原因应从气候、土壤、洋流、外贸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图中显示,该国纬度低,属热带地区,热量条件好,适合种植咖啡;当地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雨季降水较多,适合大规模种植咖啡;萨尔瓦多被称为火山之国,火山灰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咖啡生长,因此萨尔瓦多咖啡产量较大;北半球冬季时,气压带风带南移,萨尔瓦多沿海盛行东北信风,为离岸风,风推动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导致深层海水上升补偿,把底层营养元素带至表层,浮游生长繁盛,吸引大量鱼群在此集聚,形成渔场或渔汛,渔业资源丰富,虾类水产品产量丰富;该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对外贸易中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因此萨尔瓦多主要出口咖啡、虾类等产品,获取外汇进口工业制成品。

【点睛】

28.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辽宁省本溪市以钢铁、煤炭和水泥为支柱产业。到20世纪80年代,因过度的资源开发使生态遭到破坏,在卫星拍摄的图片上是一片烟尘笼罩的地方,被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2007,本溪市开始了大力治理环境之路。下图为辽中南工业区示意图。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写出本溪市治理大气污染采取的主要对策。

【答案】消除污染源,将污染大的企业整体搬迁或停产;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采用新生产技术,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清洁能源;大力开展生态建设,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实施绿色交通工程,降低机动车排污。

【解析】

【详解】治理大气污染主要从控制污染源的排放和吸收污染物质两个角度回答。对工业企业进行优化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改进生产工艺进而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都是有效抑制大气污染的措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