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高三5月第二次高考适应性练习文综地理【解析】

标签:
材料旅游启迪慧想气温时尚 |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

灌草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风影迁移雨影区的概念)。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下面左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右图示意该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据此回答4—6题。

4.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东南风
5.影响风影沙丘形成的因素不包括
A.植被
6.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
A.风蚀作用不断加强
C.风积地貌趋于稳定
4.D
【解析】4.结合材料可知,风影沙丘应该位于植株的背风侧,图中沙区位于植被的西南方,故该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东北风。故选D。
5.读图题干和图可知,风影沙丘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相关,说明影响风影沙丘的主要因素包括风沙流、植被高低、沙源供给等自然因素,不包括人类过度放牧。故选D。
6.植被具有固定沙丘的作用,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风积地貌趋于稳定;风蚀作用减弱,荒漠化扩张速度减小,大气降水不会明显增多。故选C。
下图是1990—2015年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情况。目前,玉米不仅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镰刀弯”地区主要是指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在地形版图中这些地区呈现由东北向华北—西南—西北的镰刀弯状分布。2015年11月,《农业部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出台,文中提出了这些地区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的具体意见和措施。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读图可知,我国在1990年到2015年间( )
A. 玉米播种面积由占水稻的约2/3增加到是水稻的2倍多
B. 小麦种植面积的变化幅度最大
C. 水稻和小麦播种面积都经历了两个下降时期
D. 2004年后水稻增加的播种面积比小麦的略大
8. 近年来,我国玉米播种面积逐渐扩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B. 政府补贴玉米种植
C. 玉米需求趋向多元化 D. 粮食缺口不断增大
9. 农业部指导“镰刀弯”地区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的原因是( )
①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②这些地区玉米市场偏小
③玉米不适应当地自然环境 ④该地区的玉米单产较玉米种植优势区低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7.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7题详解】
读图可以看出,水稻和小麦播种面积都经历了两个下降时期。C正确。
【8题详解】
玉米可以做粮食,也可以做饲料,还可以加工成乙醇汽油,近年来需求量增加较快,所以我国玉米播种面积逐渐扩大。C正确。
【9题详解】
“镰刀弯”地区中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加上这些地区或者热量条件不足(纬度高或海拔高导致),或者水分不足,或者土壤不肥沃,导致玉米单产较玉米种植优势区低。B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煤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齐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 增加家庭收人,改善环境质量 B.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C. 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D. 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答案】10、C
【解析】过去由于大量农民工进程务工,使得农村产生大量的留守儿童和农村老年人口占比上升,而随着城归现象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而增加家庭收入和促进农业规模化属于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属于社会效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不是首先带来的有效,故选B。
【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
①对迁出地:有利的: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
不利的:造成了人才外流.
②对迁入地:有利的: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费,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
不利的: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治安,给自然和生态环境、人口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如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
11、“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
A. 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B. 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C. 数量的大幅度增加 D. 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答案】11、A
【解析】解:A、“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技能与素质的提升,故正确; B、“城归”与年龄构成的年轻化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C、读题干可知:“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但人口数量的提高不表示技能、素质的提升,故不符合题意; D、“城归”与性别结构的均衡化无关,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