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省内江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2018-01-13 15:49:27)
标签:

材料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天朝

原因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四川省内江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地理试题

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日记一则:3月21日上午,我们地学小组一直沿着条带状分布、稀疏干枯的森林考察,沿途地形开阔,地势起伏较小。到达目的地后,CPS屏幕上显示的纬度为400N,北京时间14点08分。我来到“最大一颗枯树”的北侧,树顶的影子刚好落在脚前,沙拉木同学测出树影的长度约12.6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最大一颗枯树”高约

A. 8.8米    B. 10.6米    C. 12.6米    D. 15米

2. 稀疏干枯的森林植被属于

A. 热带雨林    B. 常绿阔叶林    C. 落叶阔叶林    D. 针叶林

3. 考察地的森林呈条带状分布,主要是其受控于

A. 降水量分布    B. 地下水分布    C. 地势的高低    D. 气温的分布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1. 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40°N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是50°,当正午太阳高度是45°时,树高和树影长相等,此时树高应略大于影长。树影长12.6米,结合选项,“最大一颗枯树”高约15米,D对。A、B、C错。

2. 40°N位于温带地区,该地稀疏干枯的森林植被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C对。热带雨林属于热带地区植被,常绿阔叶林属于亚热带植被 A、B错。针叶林属于亚寒带植被,D错。

3. 森林耗水量大,该地植被有稀疏干枯的森林,说明降水少,水资源不足。考察地的森林呈条带状分布,属于非地带性规律,可能是河流沿岸等地下水充足地区形成了森林区,主要是其受控于地下水分布,B对。降水量分布属于经度地带性规律,地势的高低属于垂直地带性规律,气温的分布属于纬度地带性规律,A、C、D错。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是45°时,树高和树影长相等,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树影长度越短。40°N位于温带地区,该地稀疏干枯的森林植被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河流沿岸等地下水充足地区形成了森林区,属于非地带性因素。

下图为我国某水库水位的季节变化图。该水库大坝坝顶海拔185米,以防洪为主要任务,兼具发电、航行、供水等综合效益。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四川省内江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4. 该水库位于

A. 塔里木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松花江流域    D. 黄河流域

5. 水库10-11月蓄水期间,该河流大坝以下河段

A. 径流量增大,含沙量增大    B. 径流量增大,含沙量减少

6. 水库建成蓄水后,大坝上游的库区段

A. 水质变差    B. 侵蚀加强    C. 夜温降低    D. 生物增多

【答案】4. B    5. D    6. A

【解析】

4. 在我国河流大坝中,只有长江三峡大坝高度185米,该水库位于长江流域,B对。其它河流的大坝高度低,A、C、D错。

5. 水库10-11月蓄水期间,该河流大坝以下河段径流量减小,A、B错。泥沙在库区沉积,大坝下游河流含沙量减少,D对,C错。

6. 水库建成蓄水后,大坝上游的库区段泥沙沉积增加,水体更新速度减慢,污染物质积聚,导致水质变差A对。库区段水流速度减慢,侵蚀减弱,B错。库区水面面积扩大,调蓄能力提高,夜温升高,C错。水域面积增大,淹没周围植被,可能导致生物减少,D错。

农用地中流失的大量氮元素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容易导致水质变差,水体富营养化。下图为云南洱海沿岸不同农业用地类型的灌渠出水口和入水口在7-8月份测得的总氮浓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四川省内江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7. 蔬菜地和水稻田出水口总氮浓度的月际变化较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事安排    B. 作物类型    C. 降水量多少    D. 入水氮量

8. 为了减轻农业生产对洱海水体的污染,由洱海远岸到近岸的农业布局最合理的是

A. 苗木地、蔬菜地、水稻田    B. 苗木地、水稻田、蔬菜地

C. 蔬菜地、水稻田、苗木地    D. 蔬菜地、苗木地、水稻田

【答案】7. A    8. C

【解析】

四川省内江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8. 为了减轻农业生产对洱海水体的污染,根据图示出水口氮浓度变化,氮浓度变化最明显的,对洱海的污染最强,布局时距洱海应最远。由洱海远岸到近岸的农业布局最合理的是蔬菜地、水稻田、苗木地,C对。

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充足,气温较低时,大气中的水汽容易饱和凝结形成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降低,这种天气现象就是雾。2017年12月13日到14日南京市出现一次特殊的双层浓雾天气现象。下图为此次浓雾出现前后不同高度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斜线柱表示2点前后雾的高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四川省内江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9. 图示时间内,地面最低气温约为

A. -0.5℃    B. 0.5℃    C. 4.5℃    D. 5.5℃

10. 据囹推测,上层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地面气流上升,水汽冷却凝结而成    B. 大气逆辐射强,水汽冷却凝结

C. 弱冷空气侵入,水汽冷却凝结而成    D. 地面辐射冷却带动上层大气降温

11. 两点钟后,上层雾和下层雾的变化应是

A. 上层雾上升,下层雾浓度变小    B. 上层雾下沉,下层雾浓度增大

C. 上层雾上升,下层雾浓度增大    D. 上层雾下沉,下层雾浓度变小

【答案】9. A    10. C    11. B

【解析】

9. 雾的形成条件是有逆温现象,图示时间内,2点后出现浓雾。根据气温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出现逆温现象后,地面最低气温值应位于8点附近的地面,温度范围约为-1℃-0℃,可能是0.5℃,A对。B、C、D错。

10. 据图推测,上层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弱冷空气侵入,水汽冷却凝结而成,属于平流雾,C对。地面气流上升,水汽冷却凝结而成,易形成降雨,不是雾,A错。大气逆辐射强,地面降温慢,水汽不易凝结,B错。地面辐射冷却带动上层大气降温属于辐射雾,从地面开始出现,D错。

11. 上层才是冷空气侵入形成的平流雾,随着冷空气下沉,两点钟后,应是上层雾下沉,A、C错。上层雾和下层雾叠加到一起,下层雾浓度增大,B对,D错。

点睛:雾的形成条件是有逆温现象,根据气温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判断出现逆温现象后,地面的温度范围。上层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弱冷空气侵入,水汽冷却凝结而成,属于平流雾。冷空气下沉,两点钟后,应是上层雾下沉,与下层雾叠加。

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金丝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山区。由于地质历史活动变化,导致生殖隔离,金丝猴逐渐进化成滇金丝猴、川金丝猴和黔金丝猴等不同的亚种。其中,滇金丝猴数量稀少,单个种群一般仅有几十只,尤为珍贵。滇金丝猴分布于横断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森林地带(如下图),主要以针叶树的嫩芽、花苞及其树干上的地衣为食。雌猴2年才生一胎。近几十年来,商业性伐木、打猎、交通建设等经济活动使针叶林大幅度减少,碎片化严重,阻隔了种群间基因交流,使得滇金丝猴数量骤减,已经成为国家濒危物种。

四川省内江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1)据图9指出滇金丝猴的分布特点。

(2)说明金丝猴进化成不同亚种的原因。

(3)分析滇金丝猴数量稀少,种群规模小的自然原因。

(4)近年来随着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林区巡视保护的强化,滇金丝猴的数量有所上升,但是专家对滇金丝猴的命运仍不乐观。请说明保护滇金丝猴的根本性途径。

【答案】(1)分布于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川南北狭长区域,的高山针叶林带   (2)该区域位于板块交界处,金丝猴进化过程中地壳运动(或板块挤压)形成众多高山峡谷;由于降水多,谷底发育多条大江大河,阻隔了金丝猴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不同地区的种群独自进化形成不同的金丝猴亚种   (3)滇金丝猴分布于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环境恶劣;高山针叶林带物种单一,植物生长缓慢,食物较短缺;碎片化的针叶林使不同种群之间交流少,种群内部近亲繁殖导致种群退化;繁殖周期长,繁殖率较低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林区居民收人,减轻当地对林业经济的过度依赖

【解析】(1)结合材料,滇金丝猴分布于横断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森林地带,图中是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川南北狭长区域的高山针叶林带。   

(2)该区域位于板块交界处,属于横断山区,由于地壳运动,形成众多高山峡谷,山高谷深。该地多地形雨,降水量大,谷底发育多条大江大河,造成生殖隔离,阻隔了金丝猴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不同地区的种群独自进化形成不同的金丝猴亚种。   

(3)滇金丝猴分布于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环境恶劣。高山针叶林带物种单一,植物生长缓慢,食物较短缺,环境承载量小。碎片化的针叶林面积小,导致种群规模小,不同种群之间交流少,种群内部近亲繁殖导致种群退化。金丝猴的繁殖周期长,两年才一胎,繁殖率较低。   

(4)保护滇金丝猴的根本性途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旅游业,提高林区居民收人,减轻当地对林业经济的过度依赖。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铁路沱沱河段地表景观主要是荒漠草地,该区域风力强劲,沙害严重(如下图),尤其是冬春季节。经观测发现该地区的风沙主要集中在l米以下的高度,以就地起沙为主;风沙侵蚀和沙埋严重影响到铁路的营运安全,为此在铁路沿线专门修建了石方格、栅栏式沙障、挡沙墙等沙障工程。

四川省内江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1)指出青藏铁路沱沱河段风沙的沙源。

(2)据图推断青藏铁路沱沱河段的盛行风向,并分析该区域风力特别强劲的原因。

(3)经观测发现,青藏铁路沱沱河段夏季风沙强度较小,分析其原因。

【答案】(l)河流沉积物(或河流沙洲、边滩)、山前洪积物、裸露的荒地  (2)偏西风,海拔高,空气稀薄,气体之间的摩擦力小;地势南北高,中部低,河谷成东西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狭管效应显著   (3)夏季风力较弱;降水多,土壤湿度大,不易被风力吹蚀;河流水量大,河面宽,沙洲和边滩被河水淹没,沙源较少;夏季草类生长较好.防风固沙作用显著

【解析】整体分析:铁路沿线的沙障应建设在风来的方向,阻挡风沙对铁路的危害。图中方向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沙障位于铁路线西侧,应是偏西风。摩擦力小、狭管效应是风力强劲的原因。夏季降水多,冰雪融水量大,沙源少。

(l)沱沱河段风沙的沙源是河流沉积物形成的河流沙洲、边滩,枯水期时出露地表,还有山前洪积物、裸露的荒地等是主要沙源分布区。
四川省内江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3)风沙强度与风力强弱有关,夏季风力较弱,风沙强度较小。夏季降水较多,土壤湿度大,不易被风力吹蚀。夏季冰雪融水多,降水较多,河流水量大,河面宽,沙洲和边滩被河水淹没,沙源较少。夏季草类生长较好.防风固沙作用显著。

请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4. 【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自贡市有恐龙化石、井盐和灯会三张旅游名片,享誉全国。近年来,自贡以三张城市名片为基础,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下图),促进了自贡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内江距离自贡30千米左右,随着内江经济发展,自贡一日游悄然兴起。
四川省内江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解析】简析内江到自贡一日游兴起的原因。

【答案】内江居民收人增加,旅行意愿增强,旅行人口增多;自贡旅游资源的名气大,观赏性强、且旅游资源数量丰富多样,可选性多;自贡距离内江较近,且交通方便,出行路途上耗时较少适合一日游

【解析】随着经济发展,内江居民收人增加,旅行意愿增强,旅行人口增多。从旅游资源特点分析,自贡旅游资源的名气大,观赏性强、且旅游资源数量丰富多样,可选性多。从市场距离分析,自贡距离内江较近,且交通方便,出行路途上耗时较少适合一日游。

15.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电池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消耗的干电池达到100亿支以上,占全球的三分之一。随着电池消费量的增加,废旧电池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普通电池中的主要成分有铁、锰、锌,部分低质量电池还有隔、汞等剧毒的重金属元素。

说出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并从政府、企业、个人角度提出减轻废旧电池污染的措施。

【答案】危害: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措施:政府层而.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和回收废旧电池;企业层面,加强技术投人,研发新型产品,降低甚至消除电池中的剧毒重金属;个人层面,不乱丢弃废旧电池,特别是不将废旧电池丢在土壤和水域中

【解析】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包括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等。 减轻废旧电池污染,政府层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和回收废旧电池。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技术投入,研发新型产品,降低甚至消除电池中的剧毒重金属。从个人层面来说,不能乱丢弃废旧电池,特别是不将废旧电池丢在土壤和水域中,将废旧电池交到指定收回地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