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短的道路

(2023-08-24 07:46:34)
标签:

最短的道路

侯爱兵

最短的道路

侯爱兵

发于《演讲与口才》学生版20238

英国《泰晤士报》曾出过一个谜题,公开征求答案,题目是:“从伦敦到罗马,最短的道路是什么?”很多人拿着地图研究,试着从地理位置上找答案,结果都落选了。获奖答案是:“一个好朋友。”是的,一路上有好友相伴,沿途说说笑笑,很快就可以到达目的地。

黄祖洽读研究生时师从彭桓武,彭桓武比黄祖洽大9岁,时年34岁的彭桓武已是国际物理学界的知名学者。两人虽是师徒,却胜似朋友。他们常常互邀,在偌大的清华园里,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学术问题,畅所欲言,谈笑风生。黄祖洽的许多想法都是从散步讨论中萌发的,回去后经过实验论证,便有了科学的新发现。黄祖洽说:“我的硕士论文《氟化氢分子的一个量子学力学计算》,就是在与彭先生的散步中得出来的。”毕业后,彭桓武与黄祖洽从师徒变为战友,共同投身到核反应堆的理论研究工作中,成为我国核反应堆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直到老年,他们还经常见面,一起出游,骑上自行车到北京郊外去。黄祖洽说:“那是从清华园里沿袭下来的传统,游玩和讨论学术分不开。”彭先生的生日是106日,黄祖洽的生日是102日。有一次在104日一同出游,算是一同过生日,彭先生就此留下“廿月师徒,多年战友,逢时顺势同行走”的诗句,足见他们两人情谊深厚。

文学家范晔说:“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与有德行的人相处在一起,每天都能听到有益的教诲,受到思想和知识的熏陶。《礼记·学记》中也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黄祖洽与老师彭桓武一起漫步清华园,在散步中讨论问题,不仅快速有效地完成了论文,而且结下了一生的师友情。其情其景,启示我们要与老师和同学友好相处,与朋友结伴成长。

宁浩的成名作《疯狂的石头》受到刘德华的资助,因此当他成为成熟导演之后,一直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扶持新人、传递薪火。于是,他推出“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将文牧野、路阳、王子昭等十几位年轻导演聚拢到一起,成功出品了《我不是药神》《绣春刀2》《二手杰作》等优秀影视作品。宁浩说:“我很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这是一批有相同价值观的人,最终走到了一起,已经从‘我’变成‘我们’。我喜欢跟有才华的人一起工作,一起创造。我愿意做一个陪练,做一个服务的桥梁。”当他帮助别人做成一个电影项目时,宁浩似乎比自己拍出一部电影还高兴,每天在朋友圈转发评论电影的各路文章。文牧野说:“宁浩干这件事的时候特别开心,而且不会觉得孤独。在自己的块状时间里面有人陪伴同行,这蛮重要的。”路阳说:“我觉得从宁浩那里学到好多东西,不光是电影上的,他也会跟我们说应该如何去思考自身和世界的关系这类的话题。”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走,走得快;一群人走,走得远。”的确,没有人软弱到不能帮助别人,也没有人刚强到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人生的旅途中少不了朋友的相伴,可以一起分享快乐、分担痛苦。宁浩乐于当伯乐,培养千里马,立人达人,成人成己。我们都应该花一些工夫为自己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花一些工夫努力成为别人的朋友。

如何快点到达“罗马”,实现梦想呢?请记住:与朋友同行,路最短,也最容易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