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且思且言,言之有效

(2023-07-20 07:44:55)
标签:

且思且言言之有效

侯爱兵

且思且言,言之有效

侯爱兵

发于《演讲与口才》学生版20237

大家天天都在说话,但有多少话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说出来的呢?我们所言多是脱口而出,没有多少思想含量的;而真正有智慧、会说话的人多是且行且思,且思且言,且言且行。

张颂文曾经历800多次失败,20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如今一鸣惊人、家喻户晓。有人恭喜他:张颂文,你的春天来了!张颂文说:小时候,我家隔壁邻居卢伯伯有个爱好,他会从我们后山挖很多矮小的树的根,然后回家种在盆里,没多久,这树根就开始生发出枝叶。他种过很多形态各异的盆栽,我看着很喜欢,自己也想去试试,但不管怎么种,每次都失败。后来,卢伯伯跟我说,你知道是哪里出问题了吗?你啊,只想挖它上面的部分,很少去深挖它的根部。枝繁叶茂是你可以看见的,但是支撑枝繁叶茂的是它的根系,只有根扎得越深,扎得越牢,有朝一日才可以绽放出漂亮的花。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你不要试图去比植物和天地之间的高度,那是遥不可及的。你要做的是让它扎根,根扎得越深,树干越粗……终究有一天,它会变成一棵参天大树。”

诗人托马斯·胡德说:“一分钟的思考抵得过一小时的唠叨。”张颂文不念过往,不言悲苦,只言一重思悟。他援引一个故事,化用一个比喻,讲透一个道理:想要让我们的人生开花结果,长成参天大树,就要先学会扎根,每个成功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扎根时光,只有把根扎深扎牢,才会在风雨之后迎来最美丽的彩虹。

有青年学子问中科院院士江雷:“做好科学研究有没有什么诀窍?”江雷说:没有诀窍,但有规律,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向自然学习,道法自然。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绝妙无比的。人类研究鸟类,发明了飞机、飞船和其他航天工具……大自然已经发明了一切,我们只需要不断发现。从牛顿苹果树下万有引力的思维闪现,到爱因斯坦回眸大钟狭义相对论灵感跳跃,无一不说明认识自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学习自然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答案是无中生有。传说中,超现实主义画家雷内·马格利特可以看蛋画鸟。桌子上放个蛋,不用看就可以画鸟,这就叫无中生有。”

物理学家兰姆说:“你可以从别人那里汲取某些思想,但必须用你自己的方式加以思考,在你的模子里铸成你思想的砂型。”江雷院士思考独特,深入浅出,通过丰富的例证让人充分领略到向自然学习的科研魅力。“效法自然,无中生有”的哲思洞见,将会深深印在大家脑海里,激起大家科研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在一次“世界读书日”活动中,有读者问余秋雨:“现在很多人都在谈修行,可是什么才是修行呢?”余秋雨说:“修行之要,就是‘破惑’,最终达到‘不惑’。你每破一个‘惑’,抬起头来,都会觉得惠风和畅、秋高气爽。若一连破几个‘惑’,放眼望去,顿时会领略海阔天空、烟波浩渺。如最后能够到达‘不惑’,那么,人生就会真正抵达自在的境界。人生之惑何其多,有‘灾之惑’‘位之惑’‘名之惑’‘财之惑’‘潮之惑’。如今低头沉溺于手机的年轻人随处可见,这正是‘潮流之惑’。我这一生,在摆脱种种迷惑的过程中,最艰难的是对‘名之惑’的摆脱。一个‘名’字,把千百年间无数高雅君子的脊梁压歪了。”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说:“思则睿,睿则圣。”思考使人明智,明智的人堪称圣人。余秋雨的“修行破惑论”,是他从自己丰厚的经历中思悟升华出来的,是十分明晰清爽且带有某种终极意义的真理。人人都会遇到“惑”,勇于破惑、不受人惑是人生最重要的修行。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别让你的舌头抢先于你的思考。”没有经过思考的话尽量少说,且思且言,才能言之有效;且思且行,才能行之有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