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而拼命
(2023-07-11 07:20:18)
标签:
为生命而拼命侯睿哲侯爱兵 |
为生命而拼命
侯睿哲
发于《做人与处世》2023年第12期
30多年前的一天深夜,一名因腹腔大出血、整个小肠被切除的13岁小姑娘,被抬到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主任医师黎介寿面前,小姑娘的父亲恳求黎介寿为孩子接一段肠子。可是,当时小肠移植是个世界性难题,中国还没有一家医院进行过移植手术。黎介寿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姑娘离开了人世。
那一夜,63岁的黎介寿把自己关在空荡荡的病房里,流下了愧疚的泪水。他在心里发誓:就是拼了命,也要把小肠移植这个难题攻下来。
第二天,黎介寿横下一条心,开始在猪身上做实验。他把铺盖搬进极其简陋的动物实验室,养猪、开刀、观察,不间断记录和分析猪活体实验的每个数据。动物实验室内散发着刺鼻的猪粪味道,前后有两批助手被熏跑了。黎介寿却夏天挥着蒲扇为猪驱虫消暑,冬天拎着煤炉为猪生火取暖。每天晚上,他都看着猪熟睡了才离开,甚至接连三四个春节都和猪待在一起。
动物移植手术成功的标志是成活100天。可惜,接受小肠移植试验的首批两头猪,一头在术后82天死去,另一头到第97天也死了。失败,实验,再失败,再实验……经过1900多个日日夜夜、上百次的实验,黎介寿终于取得了猪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成功。
动物试验成功后,黎介寿马不停蹄地开始着手把小肠移植推广到临床。两年后,70岁的黎介寿亲自上手术台,经过12个小时,为一位短肠综合征患者成功移植了250厘米的异体小肠。这是世界上第一例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手术,打破了亚洲小肠移植“零”的纪录,使我国器官移植达到国标先进水平。
后来,黎介寿常以他与猪“相守”五年的经历告诫学生:“患者需要是最好的研究方向,认准了就要坚定地做下去。患者托付的是生命,我们研究就是要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