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与处世》2022年第20期:师昌绪力保好友
(2022-11-03 08:16:58)
标签:
师昌绪力保好友石保青侯爱兵 |
师昌绪力保好友
石保青
发于《做人与处世》2022年第20期
20世纪60年代,师昌绪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高温合金研究室主任一职,荣科则是中国航空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有一天,荣科参加我国新型战斗机研制的技术会议,会上就如何提高战斗机动力问题展开激烈讨论,但大家苦于没办法,会议陷入僵局。这时,荣科大胆地提出了新方案:“为提高发动机推力,必须解决涡轮叶片耐高温的问题。那为何不考虑把发动机的实心涡轮叶片改进为空心叶片呢?”在当时,这种空心叶片只有美国能研制,国内的人都没见过。院领导心存疑虑:“除非你能担保一年之内搞出空心涡轮叶片来。”荣科当即立下军令状:“如果一年内拿不出来,我甘愿把自己的脑袋挂在研究院的大门口示众!”话语一出,全场一片寂静,随之,响起掌声。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会议结束的当晚,荣科就拿着自己绘制的一张空心涡轮叶片的外观草图,来到老朋友师昌绪家,进屋的第一句话就是:“空心叶片,你能不能做?我已经拿脑袋担保了。”师昌绪愣了:“铸造空心叶片?我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但他了解情况后说:“一定做出来!我要保住你的人头!中国人不比美国人笨,只要肯做,就一定能做出来。”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师昌绪亲自挂帅,从金属所的相关研究室挑选了“一百单八将”,展开合力攻关。从原料冶炼到技术开发,从质量控制到成件检测,每一环节几乎都是从零做起。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终于攻克了一道道难关。正好一年的时间,中国人制造的空心叶片成功了,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能研制空心叶片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