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要追求意境美
(2022-09-17 08:02:04)
标签:
演讲要追求意境美侯爱兵 |
演讲要追求意境美
侯爱兵
发于《演讲与口才》2022年17期
何为“意境美”?就是演讲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人沉浸其中、激发美好体验的美好氛围。充满意境美的演讲,就是达到了物与意、事与意、情与意、理与意交融契合的审美境界。这样的演讲往往能给人“置身于境”的美感享受,让人过耳难忘。
中国工程院院士、实验核物理学家欧阳晓平在湘潭大学的演讲:“现代诗人顾城有一首诗《小巷》:‘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你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这首诗的逻辑和表现形式,与做学术是相通的。做学问就像在小巷子里面找门,没有找到的时候,一眼望去,始终都感觉又暗又长。但是你得不停地去找门,还要有钥匙。有些人做了一辈子可能也没有找到门。只有找对了逻辑,才能找到成功的那条路,打开成功的那扇门。”
欧阳晓平将顾城的诗句融入科研,进行意象类比,不仅使得自己的演讲充满意境之美,而且能让大家更深刻地领悟做学问的方法与诀窍。他的这种意境表现手法,可称之为“物意境”,也叫“物境”,就是以“物”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又弯又长的小巷”“拿把旧钥匙敲厚厚的墙”等“物境”,一个个逼真如画,历历在目,再联想到自己的科研之路,岂不心旷神怡!
作家林清玄的演讲:“这是一个向欲望倾斜的时代,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有时候你会看到一个爱马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荒唐!但大家已经习惯了,不以为怪,它是名牌,就值这个钱,那是因为你已经迷失了对事物的真实判断。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人在中间,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谷’,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山’, ‘俗’和‘仙’如果能够平衡,你就能做一个平正的人。当然,要想不被欲望捆绑,就应该有自己心灵的寄托。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你的心灵美丽了,你看到的世间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会觉得世间万物都很深刻。所以,如果要使你的生命、外表、气质变得更好,你的心就要美,你的情就要深。”
林清玄运用喻象的手法,将人的心灵比做天平,又用构词法,将人分为“俗人”和“仙人”,意象生动地表明了克制欲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心美一切皆美的生存智慧。他的这种意境表现手法,可称之为“理意境”,也叫“理境”,就是以“理”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它的最大审美特点就是求“真”,展示“真理美”。让你的心灵有所寄托,你就能快乐地迎接每一个日子,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清华大学博士、火箭发射零号指挥员谷振丰以“校友代表”身份在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对于航天人,‘万无一失’‘圆满成功’是我们的追求。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小白毛’故事。那是1966年的一次发射任务前,技术人员王长山在火箭内部一个插头处发现了杂物——大约5mm长的一根‘小白毛’。他丝毫不敢大意,想尽办法,用一根鬃毛把‘小白毛’挑了出来。在现场检查工作的钱学森特意把‘小白毛’要走了,用来教育广大科技人员。这个故事代代相传,严慎细实的作风也被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继承和发扬。作为航天员进入太空前的出征地,问天阁也被称为‘圆梦园’。清华园也是清华人的圆梦园!同学们,你们就像一枚枚检测合格、蓄势待发的火箭,马上就要开启新的逐梦之旅了!就让我用航天发射的方式来祝愿大家,‘5、4、3、2、1,点火,起飞’!”
谷振丰娓娓道来“小白毛”的故事,激励学子们以卓越为追求,以严谨来立身,问天逐梦,特别是最后用航天发射的祝愿方式别具一格,意境深远,让人印象格外深刻。他的这种意境表现手法,可称之为“事意境”,也叫“事境”,就是以“事”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贴近工作和生活,真实可信。这番演讲对于航天航空的学子们来讲,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注定令他们终生难忘。
演讲的意境美,重在物化于境,意融境中,或托物言志,或寄托情思,或引人深思……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