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语安慰,让失意者如释重负
(2022-08-22 07:55:21)
标签:
妙语安慰让失意者如释侯爱兵 |
妙语安慰,让失意者如释重负
侯爱兵
发于《演讲与口才》2022年15期
人们都喜欢看竞技类节目,因为充满了戏剧性和紧张感,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知道谁会赢。但是,比拼晋级过程中,总会有选手落败被淘汰,令人惋惜。那么,作为节目主持人,面对场上的失意者,该如何给一番安慰,让他们如释重负呢?
启问式安慰
在《中国好声音》节目中,有一位对相貌没有信心的参赛女孩,她一直认为好声音就是她的全部,却在“盲选”中惨遭淘汰。她有点崩溃地说:“他们都没有看到我的样子,都不选我,难道我真的没有价值了吗?”此时,主持人华少走到女孩身边安慰道:“你认识最好的自己吗?刚刚舞台上的那个是吗?不是的话比赛很残酷,难过给谁看呢?”几句启问的话就让女孩重燃信心,收起泪水。
启问式安慰,就是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让人在问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行。华少的“三问”对于一个自卑的女孩来说,不啻是一剂清新剂、一支强心针,能够引导她清醒地认识自己,正确看待比赛结果——既要接受现实,又不自惭形秽,从而鼓足勇气,向更好的未来出发。虽然“盲选”模式有一定的残酷性,让人难过,好在华少用他的启问之道启人心智,柔化了这种残酷和痛苦,成为赛场上一抹温馨的暖色调。
辨正式安慰
在综艺节目《认真的嘎嘎们》中,选手蔡佩池被淘汰时说自己不是一个健谈的人:“我觉得内向的人在这个舞台上,真的不太好展现自己。”主持人何炅安慰他说:“内向也不是什么缺点,它只是一个性格的特质。每个人都会有要面对自己的时候,而那种时候常常是成长或者提高的最好时机。不是说我永远都在输出,永远都在疯狂地调动气氛。其实安静下来也挺好的,安静下来也会有力量,我觉得你很棒。”
辨正式安慰,就是在辨明是非对错中让人获得心灵的顿悟和慰藉。蔡佩池将被淘汰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内向的性格,其实内向的性格并不一定就不好。何炅能够辩证地看待,理性地分析,精辟地阐明了内向的本质,它是一种性格特质,而非缺点,并且道出了安静的重要性和意义。一番话皆为金句,意蕴深厚,指点迷津,更不愧是一缕春风,暖人心脾。
就地取材式安慰
在央视《主持人大赛》新闻类总决赛首轮比赛中,冯硕惜败于田靖华,遗憾地被淘汰。他心意难平,挥泪告别说:“能够站在这里,就值了……能够有我的父母在现场看着我,就值了……”一旁的主持人撒贝宁安慰他说:“你在比赛中介绍自己的时候说到大家可以记住两个字:丰硕(谐音冯硕)。我想这一定是父母在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给你的最大的礼物和期待,所以继续前行吧,同行!未来一定会有一个又一个丰硕的收获季节在等着你!”冯硕感激得连说了三个“谢谢撒老师”。
就地取材式安慰,就是随机应对,利用现场发挥,对一些谐音字词,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以达到安慰鼓舞人的目的。撒贝宁机智捕捉到选手冯硕名字的谐音“丰硕”,以此作为关键词,展开联想和想象,说出了一段颇具意味的话,并饱含深情地以“同行”相称,真诚寄望对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管一路前行,去创造和收获更多、更大的成果。能够得到前辈的如此器重和厚爱,足以使人心满意足了。
巴金说:“要做一个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送安慰的人。”安慰,能使一颗受伤的心得到最好的治疗。节目主持人不仅是沟通节目与观众的桥梁,更应该是嘉宾选手们的“靠山”,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分忧解愁,尤其在他们失意时及时送上暖心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