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与处世》2022年8期:快乐而积极的曹景行
(2022-06-27 10:56:05)
标签:
快乐而积极的曹景行侯爱兵 |
快乐而积极的曹景行
侯爱兵
发于《做人与处世》2022年8期
知名学者、媒体人曹景行是民国报人、作家曹聚仁之子,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他在年过半百时加盟香港凤凰卫视,成为一名时事评论员,先后主持过《时事开讲》《总编辑时间》《口述历史》《风范大国民》《景行长安街》等节目。他曾幽默地戏谑自己的改行说:“我年过50岁加盟凤凰卫视,做《时事开讲》评论员。别人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是老头不怕虎,50多岁开始转行做时事评论,属于下岗再就业。”
曹景行优雅、从容、睿智、有趣,他有一条座右铭“人生,不快乐做什么?”,他说:“凡事都有两种态度,积极和消极带来的后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应该快乐而积极,不快乐,做什么?好好地过自己的日子,做好每天的工作,把每一天都过得有意思,是每个人最起码应该做的事情。我的工作一定是我愿意做的,每天把吃饭睡觉的时间扣除,就是我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就是我的生活。”
转行做新闻工作后,有位新闻工作者请曹景行题写一句最刻骨铭心的话,曹景行龙飞凤舞四个字:唤醒世界。对于这四个字,他自有思考与理解:“我觉得这辈子能有一次‘唤醒世界’就已经可以满足了,毕竟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在做新闻。”
为了“唤醒世界”,曹景行付出的是长久的辛苦,成了一个“资讯狂人”。为了能从新闻事件中找到观众感兴趣的东西,提供给观众“第一解释权”,他总是在收集各种各样的资讯。窦文涛称他为“新闻雷达”,很形象地说他作为一线新闻人搜集新闻的灵敏,就是“跑新闻快、做评论最快、思考也快”。许子东教授笑侃他“说曹操,曹景行到!”,把他和历史上跑得最快的人曹操联系到了一起。陈鲁豫描述他:“每天午饭时间一过,曹先生就捧着满满一怀的报刊出现在公司。我闲来无事偷偷地帮他算过,他每天至少要看20多份报刊,做数不清的剪报。他有个习惯,看到报上有用的信息就会影印下来,所以,公司复印机的旁边总能看到他。”所以,凤凰的同事们私下称曹景行为“影帝”(影印之帝)。
业精于勤,曹景行每天日积月累,消化大量信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深思熟虑提炼出观点,厚积薄发,变成了他每天播出的《时事开讲》。他的精到评说吸引了上至政要下至百姓等不同层次的人士,栏目迅速成为一个名牌,获得了“最佳新闻类节目”“中国电视十大名牌栏目”等多项大奖,他本人也因此被誉为“凤凰名嘴”“中国电视时评第一人”。
有一次接受媒体专访时,记者问曹景行:“同事们给您起了很多外号,诸如‘师奶杀手’ ‘新闻雷达’‘影帝’‘个人通讯社’等,您喜欢这些外号吗?”曹景行说:“‘师奶杀手’是陈鲁豫笑侃我的一个玩笑的话,在这方面,我至今无伤亡记录,何来的杀手之说?‘新闻雷达’是窦文涛形容我每天早上起床,眼睛盯着电视新闻,耳朵听着电台广播,手上翻着当天的七八份报纸,像雷达一样捕捉搜寻资讯。‘个人通讯社’是朋友们说我的微信朋友圈每天不间断地转发中外新闻时事,堪称一家通讯社。我乐于与大家分享,想把朋友圈办成高层次的自媒体,有时一天要发400条朋友圈,达到发送上限。在所有外号中,我最喜欢‘影帝’这个称号,当然与周润发、梁朝伟远不是一回事。所谓‘影帝’,就是影印文件大王之意。当时网络不发达,获取资讯主要靠报纸。午后和晚上下班之前,我会捧着厚厚一叠英文报纸去影印机前复印一遍,放在文件夹内带回家,晚上仔细阅读。我不仅影印次数频繁,我还会修理影印机,影印机的小毛病我可以完全搞定!退休之后,我可以去修理影印机。”
曹景行50多岁就白了头,走到哪里都格外醒目,是国内屈指可数的“白头记者”,但其满头银发更显其帅气儒雅。曹景行是一个非常好的新闻人,白岩松说:“曹先生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样子,到年老以后,一头白发依旧风度翩翩。”
2022年2月11日,曹景行因病去世,享年75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曹景行人如其名,他所取得的成就颇能给人以启迪,他的“新闻雷达”精神和“影帝”风采,定将载入媒体史册,也必将激励后来者,照亮着人们前行的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