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与处世》2022年9期:中国之声
(2022-06-27 10:48:55)
标签:
中国之声方明侯爱兵 |
中国之声
侯爱兵
发于《做人与处世》2022年9期
著名播音艺术家、朗诵艺术家方明,曾经五次登上天安门城楼直播,见证了不少历史时刻。有人说:“方明是用声音记录时代的人。”方明却说:“这句话说得有些过头了。我始终认为这不是个人所能做到的,是经过很多人的不懈努力才得以实现的。这是整个广播群体的成果,而我只是广播事业长河里的一滴水。”
起初,方明学的是无线电发射专业,在一个发射台参加劳动。广播大楼建成后,急需播音员,19岁的他就被选调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组,从此与播音结下了不解之缘。谈起自己的成长历程,方明说:“我是老师们一句一句带出来的,有三句话记得最为清楚。第一句话是齐越老师讲的,‘播音要玩儿真的,要用真实的感情对待每一篇稿件,不是像演员演戏,要实事求是,融入进去’。有一次,我播一篇民兵上山打豹子的稿件,豹子突然窜出咬住民兵的一只手,他就跟豹子翻滚起来,情急中用腿压豹子的肚子,嘴里还喊着,嗨!嗨!嗨!就这几个‘嗨’,我不会播,怎么学也不像。齐越老师就示范,他把椅子搬过来,把上衣一脱,一条腿跪在椅子上,给我比画,看,这就是那个豹子,压一下嗨一下。我当时心里一震,体会到他所讲的‘玩儿真的’是什么意思。第二句话是夏青老师讲的,‘要真正感觉到,才能播好稿’。第三句话是林如老师讲的:‘要处理好句子的意思,你告诉听众的是意思,不是那些词,不是那些句子,不是去表现你的声音,不是去表现你的语言说得有多顺溜,关键是意思。’中央台前辈们教给我的这些话,指引我走过了半个世纪,我也希望这些真知灼见能被人们永远记住。”
方明对几位老师的悉心指导,至今点滴不忘,终身奉行,践行一生,使得他从零起步开始播音,一路播到了天安门城楼,上万字、长达2个小时的播音,他可以做到一字不错、一字不落。很多广播人都称呼他是“方师”,康辉赞他为“活字典”,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之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