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洗烧瓶的院士
(2022-06-10 15:39:08)
标签:
为学生洗烧瓶的院士沈之荃侯爱兵 |
为学生洗烧瓶的院士
侯爱兵
发于《演讲与口才》2022年11期
沈之荃是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高分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年21岁的她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在填写分配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三个地方:东北、华北、西北,因为她觉得“三北”最需要开发建设。当得知自己被意外分配至苏州大学任教时,沈之荃竟难过得哭了,她说:“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怎么能算是报效国家呢?”
不过,沈之荃马上就想明白了,祖国需要什么,她就做什么。在苏州大学任教10年,她勤奋治学、潜心教书,自编了《工业化学》教材。后来,她又被调到浙江大学,培养博士生、硕士生80余名。
沈之荃是严师,她对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结果重复核实过了吗?”她还经常用一个小故事激励学生:“有一种药物叫‘606’,科学家用606种化合物在动物身上做实验,终于找到了治疗梅毒的特效药。因此,这种药物就被叫做‘606’。”在她眼里,科学研究容不得半点马虎,越是看似完美的数据,越是要多做几遍实验以保证其可靠性。她要求每个实验学生至少要重复做三次。
在教学上高标准严要求,但同时沈之荃也是一位慈爱的长辈,是学生的益友。有一年冬天,学生凌君在实验室里做动力学实验,当他正忙着给烧瓶里的化合物加热时,年近七旬的沈之荃走了进来。过了会儿,凌君突然发现还需要三个干净的烧瓶,而自己又抽不出手洗烧瓶,这时,沈之荃已经默默地洗好了三个烧瓶:“可以用了。”霎那间,凌君热血沸腾:“院士居然帮我洗烧瓶!”这事在浙大一直是师生们广为传颂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