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现象学
(2012-02-17 09:14:54)
标签:
诗学现象学想象力形式诗歌共鸣回响柏格森杂谈 |
分类: 诗三百 |
http://s5/middle/5a15d8dagb91eb6e51bd4&690
柏格森的”生命冲动”概念认为生命的本质是一种参与到滚滚向前的洪流中去的感受,这种感受必须首先表现为时间, 其次才表现为空间。由此闵科夫斯基选择了他称之为听觉隐喻的“回响”,因为声音同时浓缩了时间与空间。
正是由于形象的突然巨响,遥远的过去才传来回声,而我们并不能看到这些回声将在多远的地方反射和消失。诗歌形象在其新颖性和主动性中具有一种特有的存在,一种特有的活力。它属于一种直接的存在论。在回响之中,诗歌形象将获得一种存在的音色。诗人在存在的门槛处言说。凭借单个诗歌形象的回响来确定直到读者灵魂中的诗歌创造力真正苏醒。由于诗歌形象的新颖性,它震撼了整个语言活动,诗歌形象把我们置于言说的存在的起源。
共鸣与回响是精神生活的两个层面。共鸣散布于我们在世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回响召唤我们深入自身的生存。在共鸣中,我们听见诗;在回响中,我们言说诗,诗成了我们自己的。回响实现了存在的转移。仿佛诗人的存在成了我们的存在。因此共鸣的多样性来自于回响的存在统一性。存在被诗抓住,这一动作有一个清晰的现象学标记。诗的丰沛和深度总是共鸣和回响这对同源异议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