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哲之争:从先秦到希腊

(2010-09-05 08:11:52)
标签:

哲学

理性

理论

科学

希腊

先秦

思想

诗歌

神话

杂谈

分类: 兆柏秒

为什么中国没有自己的神话体系,没有自己的史诗?即使遗留下来的女娲,后羿,神农等典故与希腊罗马神话或者北欧神话比较起来也显得支离破碎,无法与之匹敌。因为这块土地上远古的先民对宇宙洪荒不感兴趣?还是他们的大脑缺乏想象力,只装得下行走坐卧,吃喝拉撒睡等生存层面的基本元素?

 

陈嘉映给了一个有意思的答案。他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富有注重经验的理性态度,虽然诸子百家之间差别很大,笼统说来大部分都极为理性。中国在轴心时代的转变特别彻底,几乎中断了史前史神话的传统。可见中国并非没有神话,只是经过了诸子百家的净化过滤,没有留下完整的创世神话而已。先秦各个学派都不怎么重视对宇宙的整体解释,后来成为中国主导传统的儒学尤其缺少对世界提供整体解释的理论兴趣。这里出现一个有意思的对比,即理性和理论的关系:中国式的理性反而是反理论的。这里的理性指务实的理性:讲求经验,讲求实际。孔夫子所谓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他老人家从来不热衷于提供世界的整体解释。“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产子就事论事,知之为知之,对于概括类推理论也持不屑态度。孔子读《易经》,当作思想而不是数运来读,荀子所谓“善为易者不占”。于是从春秋起,主流学术圈中,《周易》的占卜功能式微,被文本化,被“理性”诠释。从儒学史的发展看,安排世界的秩序才是中国思想的主流,至于怎么去解释世界反而不是儒学的精彩所在。因此阴阳五行理论在儒学一统的天下不登大雅之堂。及至宋朝理学(新儒学)为了要和佛学对抗,发展出某些宇宙论方面的东西,仔细看来毋宁说是其一般道德—政治学说的延伸,终究缺乏独立的理论建树。因此直到今天,中国人讲到理论,其范式仍是阴阳五行,大而化之,闳大不经。

 

希腊作为西方哲学科学的鼻祖,其哲学却有着神话渊源。哲学神话二者都尝试为世界作整体的解释,哲学从宏大叙事开始,继承了神话中的宇宙论或世界论问题。在神话的宏大叙事中,世界的起源和生活的规范是联系在一起的。哲学作为整体解释,也是既重宇宙论也重道德论。因此对于真和善的讨论也从神话一直延伸到哲学里。哲学和神话解释世界的方式却大不一样:神话通过传说和想像来编织解释,哲学则通过经验-事实论证来经行解释。哲学从人的经验层面而不是从神的层面上讲故事,因此关于经验如何构成统一整体是可以质疑,交流,探讨,校正的。有趣的是,神话和哲学的正式交锋预示着希腊进入理知时代。柏拉图所说的诗哲之争其实不是诗歌和哲学的争辩,而是新兴的理论态度和神话态度之间的争论。几乎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经历着类似的诗哲之争,可惜先秦学术在断了先祖神话之根的时候也同时摒弃了神话思维中的大问题,不似希腊人继承了大问题,却以一种新的理性的态度进行理论探究,以怀疑,论证,求证来营建理论,追求本真,产生了以希腊-西方为基础的哲学-科学传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