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酷冷回忆 Baudrillard 1980-1985 (修改稿)

(2009-11-20 10:23:04)
标签:

baudrillar

思想

哲学

教育

分类: 兆柏秒

"如果任何事件在历史尚未以某种方式终结之前都没有最终的意义, 那么赋予一个事件某种意义的方法都是一种终结历史的方法."

 

我为这段文字着迷。每个字踏出的足音回应在思维的长廊中,我徘徊不去.然而法国式的精彩也正在其暧昧的跨界式思维当中.Baudrillar的假设里没能认真对待一些概念. 什么是历史,什么算历史的终结都没有任何解释.1912年算历史的终结吗,1945年,1978年,2000年,2009年......它们到底是终结还是开始? 而且又是谁的历史呢? 对于我来说,所谓的历史的终结在于它们被人彻底遗忘.The only thing we ever learn from history is we never learned from it. 那么,我们的历史真的有任何意义吗?

 

"医治我们自己的悲伤是件很困难的事,因为我们就是这种悲伤的同谋. 要医治他人的悲伤同样也是件很困难的事,因为我们也是悲伤的俘虏."

 

另一种假设,无名的,未言的,悲伤的假设:那就是我们都具有感知别人悲伤的能力.Empathy.

甚至于有学者梳理古代各国文明时指出,"黄金时代"的人们所共有的超越以后历代人类的能力就是对别人命运和喜乐伤悲的感应. Empathy直接决定一个人爱的能力.Empathy和爱也许是人类品质里最崇高的奖励和祭品.可惜的是几千年来,人类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以寻找真理之名透支未来,把科学演化成宗教,经济铸造成思维方式,只有在道德方面我们一无长进.也许Empathy被优势基因拒绝承载吧,那么也许Empathy也将最终拒绝我们,把人类(Humanity)降解为有着微生物道德级别的亿万个个体?

 

这种悲伤几乎难以承受,现在的你,能够感觉到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