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今养生漫谈之老庄

(2016-01-14 15:54:01)
标签:

健康

中医文化

中医养生

中医药

历史

古代养生,始于战国时期。道家养生,被后世推崇,而以老庄为鼻祖。

 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有一篇文章就叫《养生主》。养生这个词,在《黄帝内经》里也有,但是《黄帝内经》成书晚,所以“养生”这个词庄子用得最早。《养生主》的“主”,意思是“要领”,那么《养生主》就可以翻译为《养生之道》。简译如下: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太累了。已经太累,还要求知,更累!人为善不必求名,为恶不至于辱名,平时遵循中正之道,即可顺应自然,颐养天年。

 文惠君让庖丁解牛,庖丁的牛刀顺着牛的骨骼关节、筋络纹路游刃有余而刀刃无损。文惠君说,好了,我懂了,养生之道就像你解牛一样,要顺应自然。

 右师这个人天生只有一只脚,公文轩看见了,有疑问:这是先天的,还是后天造成的?最后肯定:这是先天的,自然的,不是后天造成的。

 自然界的野鸡,走十步才觅到一口食,走百步才喝到一口水,尽管如此,它也不想待在笼子里被人喂食喂水。

 老聃死了,秦矢前去吊唁,哭了三声就走了。秦矢的弟子问:老师,吊唁朋友,这样怎么行呢?秦矢说:怎么不行!我看别的吊唁者哭个没完,都是违背人的自然性情。人顺应自然而生死,吊唁者不必悲伤。

 点燃薪材的脂膏烧尽了,但是火种传下去了。自然界就是如此,循环往复,没有穷尽。

 《养生主》用寓言故事论述养生之道就是顺应自然,这也是庄子继承老子的哲学思想。《史记》说老子“修道而养寿”,这个“道”就是顺应自然。老子只留下5000字的《道德经》,他的“修道而养寿”只能从《道德经》里找。找到5句话,摘译如下:

  第十二章:圣人但求果腹,不求声色之娱,弃物欲而知足。

  第十六章:万物纷纭,复归清静,此为根本,此为生命,此为自然,识此方为明智。

  第二十九章:贵以贱为根为本,高以下为基为础,故为侯为王者自称“孤”“寡”以自警。

  第四十四章:求名必付代价,逐利必遭损失。

  第五十章:人出世而生,入土而死,长寿者十有三,短寿者十有三,本该长寿却短寿者十有三。何也?只因厚养自己过度。

  以上章句,体现了顺应自然的思想。既然要顺应自然,就要清静无为。养寿如此,为政亦如此。为政的顺应自然,清静无为,就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老子、庄子是最早的隐士,以后历代隐士皆践行道家养生。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总归都是隐,都顺应自然,清静无为。

  庄子享寿84岁。老子71岁西出函谷关,《史记》说“莫知其所终”,又说“盖老子百六十岁,或言二百岁”,这虽不可信,但长寿则无疑。至今,谁不相信顺应自然,清静无为可以延年益寿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