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禹春旭中医大夫
禹春旭中医大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67
  • 关注人气:7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药才能留住女人的青春

(2009-11-05 20:52:12)
标签:

保健

女性保健

美容

中医药美容

健康

    好莱坞明星、中国的明星纷纷宣称是中医迷,格温尼斯更是带着拔罐后的印痕四处参加活动。汉方美容养颜成为各大国际护肤品牌一再宣传的卖点……中医药的时尚化热潮风头正劲。实际上,中医在留住女人青春方面的确有独到之处。
  ◆当归:妇科第一药当归有“十方九归”之称,因其调经、补血方面的功效卓著,被列为妇科第一圣药。中医认为,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对于月经不调、痛经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因血虚所致的面色发黄及黄褐斑等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当归具有促进雌激素分泌、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循环血量、营养皮肤、抗缺氧、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能力。
  食用方法——当归黄花汤:当归15克、黄花菜20克、瘦肉150克。先将当归切薄片、黄花菜切段、瘦肉切片,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汤,食肉饮汤。
  此方适用于因血虚所致面色发黄及黄褐斑的女性服用,可使面部皮肤重现红润色泽。
  ◆人参:大补元气的圣药中医学认为人参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的功效。大补元气就是补充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因此人参一直在中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人参被应用于美容护肤中,因其极强的抗氧化能力而备受关注。不仅如此,人参提取物还具有平抚皱纹,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等多重功效,可有效调理肌肤,恢复其健康年轻状态。
  食用方法——人参茶:人参片3克,用沸水冲泡后代茶饮。能强心安神,迅速消除疲劳。
  人参粥:人参3克、粳米100克,用文火煎熬至熟。适宜在秋冬季食用,用来补充元气,调和五脏。
  ◆黄芪:最能补气中医学认为,黄芪能补一身之气,可以用来缓解气虚乏力、中气不足。现代研究发现,黄芪含糖类、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等成分,能增强代谢,使机体细胞生长旺盛,预防皮肤衰老。
  食用方法——黄芪煨枣:取大枣30颗、生黄芪30克,一同煨煮。可以补气养血,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
  黄芪鲤鱼汤:黄芪30克、鲤鱼500克。将鱼去鳞、鳃和内脏,与黄芪同置砂锅内,加清水共煎,调味,鱼熟烂后饮汤食鱼。可补益脾胃,适用于气血虚弱导致的皮肤发黄老化、黄褐斑等症。
  ◆益母草:产后恢复的好帮手益母草,别名坤草,可去淤生新,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疾病之要药。此外,益母草还有祛斑防皱,美容养颜的作用。相传,武则天就因终年使用益母草制成的美容品,令她50岁时,肤色仍像15岁少女一样娇嫩,80岁时仍容颜不老。
  食用方法——益母草红枣汤:红枣6颗、瘦肉200克、益母草75克、水4碗、盐半茶匙,将瘦肉洗净、切块,红枣和益母草用水洗净,然后放入煲内煮开,再改用文火煮2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能促进子宫复原、活血去淤,还可调经止痛,适合产后女性服用。
  提醒:月经量过多者不宜食用益母草红枣汤。
  ◆薏苡仁:中草药中的“平民天后”
  在众多昂贵的药材中,薏苡仁因其价格低廉称得上是“平民天后”。中医认为薏苡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清热排脓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治疗女性带下异常、青春痘等疾病,而且具有减肥、丰胸等作用,应用于皮肤上又具有自然美白效果,能提高肌肤新陈代谢与保湿的功能。食用方法——薏苡仁粥:薏苡仁150克、大米250克,将薏苡仁、大米淘净,如常法煮粥,食时可加少许白糖或红糖。
  ◆珍珠粉:美白肌肤的老牌劲旅不少女性把珍珠粉调在牛奶或果汁中敷在脸上以求美容,其实用珍珠粉美容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口服。珍珠粉除了可以美白皮肤以外,还能平肝定惊、养肝明目。珍珠粉还有安神的作用,睡得好了,气色自然就好。长期坚持,效果就会逐步显现。
  食用方法:
  口含珍珠粉:将0.3克珍珠粉倒入口中,压在舌下,含4~5分钟,然后用温水吞服下去。长期服用,可美白皮肤,保持肌肤健康润泽。
  ◆何首乌:乌发良药何首乌经炮制后可以补肝肾、益精血,而且不寒不燥,实为女性滋补的良品。最值得一提的是何首乌有乌发的功能,经常食用何首乌会让您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西医研究发现何首乌具有降脂、降糖、减少体内细胞氧化的功能,因此它还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提醒:生首乌和炮制过的制首乌功效是不一样的,保健要选制首乌。
  使用方法——首乌洗发:何首乌60克,用水煎煮,水色成浅黄即可使用,先用普通洗发水洗净头发,然后用何首乌汁浸洗。
  首乌鹌鹑蛋:何首乌60克、鹌鹑蛋5只。将何首乌洗净、切片,放入砂锅内,加进鹌鹑蛋,煮至蛋熟,捞出去掉蛋壳,再放锅内煮片刻,加盐、味精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