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龙峡风景区简介
(2017-12-02 11:19:00)
标签:
旅游文化历史情感 |
分类: 原创文字 |
河南省沁龙峡风景区位于济源市克井镇河口村,黄河一级支流沁河干流上,是河南省河口村水库着力打造的集水利科普、水情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拓展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风景区。
沁龙峡风景区依托沁河河口村水库,由坝上湖面峡谷景观、大坝文化园及坝下滨河公园组成。河口村水库属于沁河干流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于2017年10月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景区总面积6.3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5.92平方千米,水面长18.5千米,属于峡谷水库型水利风景区。
景区于2016年被命名为“河南省水利风景区”,同时也是“河南省水利科普教育基地”、济源市“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郑州水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
济源市旅游规划为“一个中心,两条线路”,中心为济渎庙景区,沿黄河含小浪底和黄河三峡的水路风景区,沿太行山含五龙口、九里沟、王屋山、小沟背的山路风景区。沁龙峡风景区就位于南太行沁河出山口,濒临五龙口景区,高峡平湖,风光旖旎。
一、景区周边人文积淀深厚
1、沁龙峡风景区紧邻五龙口风景区。五龙口景区是国家4A景区,面积108平方公里,共有自然和人文景点68个,是一处以自然景观为主,以猕猴为特色的山岳型省级风景名胜区。
2、景区下游九公里处为谷堆山温泉。此处地热资源丰富,最高水温101℃,水温稳定,储量充足,是我国五大复合型高温温泉之一。
3、景区下游十公里是五龙引水的地方,始建于秦朝,古称枋口,与都江堰齐名,“沁口秋风”是济源九景之一,引文人墨客群贤毕至,“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是白居易的千古绝唱。五龙引水灌渠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景区下游两公里为化城寺,系唐咸通四年相国裴休奉敕所建,明嘉庆年间毁于沁河洪水,现存有唐代创建的延庆化城寺龙头古牌碑、宋代重修碑和部分经幢等文物。
5、景区西侧两公里是建于北魏的盘谷寺,比少林寺建寺尚早十六年,古称“十方大盘谷寺”,是掌管豫晋皖三省四府三十余座寺院的佛教首寺,“盘古晴烟”,古朴清幽,因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成名,以乾隆帝钦定“名山胜迹”而鼎盛。
6、景区上游紧邻山西山里泉景区,古称拴驴泉,有老子倒骑毛驴拔剑成泉的故事,有姜子牙生前唯一封官的传说,现存拜官亭、姜子牙庙和姜子牙直钩钓鱼台等,奇幽秀险,妙然天成。
二、景区内山雄水奇景美
1、燕川渡,地处风景区内新修的金滩大桥下,自古以来就是连接盘谷寺与五龙口的必经之路,历代文人墨客探幽访古、留恋往返,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2、沁河古栈道,又名魏晋古栈道,位于景区内左岸沁河峡谷,是三国归晋前后上党至洛阳间兵马粮草和商贾往来的交通要道,目前遗存有壁孔、司马懿石像、司马懿钓鱼台、司马懿藏兵洞和石门铭。
3、景区为国家级太行猕猴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太行猕猴为国家二类珍稀保护动物,是生长在我国纬度最北端的狒猴华北亚种,它们啸聚山林,族群庞大,聪明伶俐,模仿力强,实属“猴精”,在这片山水之中与人类和谐共生。为便于猕猴族群繁衍,景区专门建起了两米多宽横跨湖面的猴行索道。
4、景区右岸的引沁济蟒渠,又名愚公渠,工程于1965年开工,经10年奋斗,终建成可与林州红旗渠媲美的“人工天河”。河水哗哗唱山坡,滋润着覃怀大地。
5、穿行于景区右岸的侯月铁路,是1995年建成的国家I级复线干线,是连接焦作月山到山西侯马的铁路,是焦柳铁路的延长线,既是战备线,又是晋煤外运的大通道。
6、黄龙庙,位于景区内晋豫两省交界处,自古敬奉祭祀沁河黄龙。庙内存古碑数通可辨,其中“荒年碑记”是研究沁河流域洪涝灾害珍贵的文物资料,庙后有清泉如盆喷涌,终年而不竭。泉水清澈,入口甘甜,山民奉为神泉,传久饮可医百病。
7、历史名人。
武将张宗藩,清朝光绪年间人,生于水库淹没区河东村堂门,经层层考试中举武魁,直至升任镇守故宫后大门总监。他武艺高强,清正廉明,办事公道,被光绪皇帝亲笔御赐为九洲“巡抚”,是名闻遐迩的大“武辖”。张宗藩故里位于景区与五龙口景区连接处,我们建议在此修建张宗藩纪念馆。
文人孟诜,唐朝著名学者、医学家、饮食家,青年拜师孙思邈,帮其编纂《千金药方》,壮年主持孙思邈葬礼,随后隐居于景区内沁河峡谷的司马懿藏兵洞,编纂了《补养方》,其学生张鼎根据《补养方》著作了《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集古代食疗之大成,与现代营养学相一致,为我国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孟诜被誉为世界食疗学的鼻祖,目前司马懿藏兵洞内遗存有孟仙庙一座。
8、景区里沟豁交织,支流众多。龙门沟,青山碧水,步换景移,清凉世界,避暑胜地。古沟,属隋朝杨广古道,是通往山西晋城的衙道,有清朝石碑为证,沟底崩珠跌玉,山间刀劈斧削。盘峪沟,一挂通高120余米的瀑布,瀑布上方,怪石林立,层峦叠嶂,遥不可及;瀑布中间,页岩甬道,水帘飞泻,鬼斧神工;瀑布四周,层林尽染,披绿滴翠,植被颇好;瀑布底部,马嘶鼓擂,捣珠飞玉,复卷堆雪;观瀑道路,羊肠逆流,斗折蛇行,曲径通幽。这里的沟沟坎坎,富有山水,原始自然,风光绮丽;这里的山山水水清肺养胃,使人神清气爽,物我两忘。都是户外远足的好去处。
三、景区现状
结合水库自然环境及人文积淀,沁龙峡水利风景区坝下滨河公园又分为“生态”、“科教”、“精神”三大部分,由一条游园轴线贯穿,形成“一线三区”的景观结构。已经建成和正在实施的安全园、节水园和科技园,以及右坝肩的历代水利名人浮雕、坝顶包括愚公、大禹、鲁班精神的雕塑小品,沁河魂主题雕塑和水库展览馆遥相辉映,形成连绵不断的文化长廊。使崭新的现代化建筑增加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亲近感。景区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瑰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厚重壮观的红色文化、丰富多姿的宗教文化以及河口村水库等繁荣缤纷的现代文化,共同构成了沁龙峡景区文化,
四、近期规划
1、目前我们正在与五龙口景区洽谈联合开发事项,计划衬砌山口村至沁龙峡景区坝前湖面的山洞,修建洞前水陆码头。
2、目前我们也积极与济源市委党校协商利用景区内峪铁沟培训中心联合建立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学院分院事宜。
3、河口村水库管理局专门成立了河口水利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具体负责景区规划建设。现阶段正在办理旅游许可证和票价审定工作。
4、我们计划明年3月份,在目前省级水利风景区的基础上,申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