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P
中国根艺美术博览园位于浙江开化,坐落在林木葱郁、沟溪涓涓的钱江源。园区占地360余亩,中国根雕佛国、中国根雕博物馆、徐谷青根艺精品陈列馆、中国根雕历史人物博物馆等先后建成,组团式的中国根博园,陈列佛儒道、民间神话传奇、历史风云等系列大型根艺作品2000余件,其中最大单件作品重达40吨,堪称世界根雕艺术之都;被誉为今人留给后人、现代留给未来的“世界文化新遗产”,有着天下第一奇园之美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国根博园为根艺大师徐谷青先生倾其所有创建,园内建筑和根雕作品皆为徐先生本人或其带领的团队精心设计创作,非常震撼。
↑ 2P
世界根雕在中国,中国根雕在开化。浙江开化的根雕艺术源远流长。唐武德四年,浙西通往安徽的古驿道开通,在徽派建筑和家具的影响下,原始的开化根雕从木雕中汲取雕刻技术,并得到充实和快速发展。从明末开始从木雕中渐渐分离开来,成为单独艺术门类。清光绪《开化县志》载:“宋国光,字尔衍,清乾隆邑痒生,授例就营千总,善绘画,善雕琢,得盘根错节之树桩,随手刻划为人物花鸟,见者叹以为真。钟峰书院落成,门窗雕刻竹叶,镂梅花兼绘古十八学士栏壁,形神毕肖。”这大概是开化根雕艺术的最早记录。而真正将开化根雕发扬光大,并使之成为继东阳木雕、青田石雕、黄杨木雕之后的“浙江第四雕”的则是徐氏根雕传人——中国民间一级工艺美术家徐谷青。徐谷青自幼耳濡目染,爱好雕刻,喜欢绘画,在当地颇有名气。他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广授技艺,丰富根艺题材品种,开拓根艺发展空间。他和徒弟们孜孜不倦,承古厚今,形成了以徐谷青根艺为主的开化根雕艺术创作群。2001年9月,开化县被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根雕艺术之乡”。目前,开化全县有根雕从业者数千名,年产根雕作品30万件,实现销售额达3亿余元,成为区域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 3P
时隔不久,再次来到根博园,与第一次相比,本次印象更为深刻。根雕园展出的根雕艺术品,基本都是循着根材的本质、纹理雕刻,大部分作品只注重脸部刻画,脖子以下保持树根原始状态,完美呈现了根雕作品“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艺术加工理念,即大部分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园内的根雕佛国简直就是为千人画面、为众佛传神,近千尊不同材质的佛头佛面根雕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一尊尊细细品味,不管是欢乐大笑或微笑、振奋昂扬或洒脱、悲哀难过或忧郁,都通过刻刀,把人物面部的百态千姿完美地表现了出来,可谓是一刀雕出乾坤。
↑ 4P
心中有佛
↑ 5P
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
↑ 6P
↑ 7P
↑ 8P
↑ 9P
↑ 10P
↑ 11P
面容宁静详和的观音菩萨
↑ 12P
↑ 13P
龙王
↑ 14P
↑ 15P
罗汉堂内展示着世界上最大的一套根雕五百罗汉造像,气势雄伟,长达680余米,整体布局浑厚古雅,堪称中华一绝、世界之最,为吉尼斯世界之最申报项目。
↑ 16P
↑ 17P
↑ 18P
↑ 19P
↑ 20P
↑ 21P
↑ 22P
↑ 23P
↑ 24P
↑ 25P
↑ 26P
↑ 27P
左图为最大的根雕“释迦牟尼佛”,形体庞大,重大40余吨,根材是从中缅边境一路绕道跋涉而来。主殿内几尊大型根雕,是在将其“请”进预定位置安放好后,才开始建造房子。
↑ 28P
十八罗汉降大鹏
↑ 29P
↑ 30P
此行恰逢“中国(开化)根·佛文化节”在根博园内开幕,开幕式上展示了开化独特的根、佛、茶等魅力
↑ 31P
↑ 32P
徐谷青大师
↑ 33P
根·佛文化节期间,根博园内还展示了一些开化当地的摄影作品。开化有很多优秀的摄影题材,当地也有很多摄影界的大师。
↑ 34P
来到开化,当地特色美食是必不可少的。最经典的“开化汽糕”,它采用粗糙的早稻米为原料,用“汽”蒸出来的糕,香糯可口,洁白晶莹,松软有弹性。因为蒸过,大人小孩吃起来都很容易消化。这种在开化街头巷尾才可找得到的味美价廉的小吃,只要离开开化就很难做成功,即使勉强为之,味道也是有着天壤之别,可能与当地的水质和气压有关,可谓独特。
↑ 35P
汪刺鱼、清水鱼、炊粉、清水螺蛳也是当地特色又美味的菜肴
↑ 36P
泡菜炒汉虾、南华山珍煲、风干肉炒青椒、萝卜丸子这些用当地特色食材加工的美食也是非常诱人的,有机会到开化的朋友不可错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