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2010-01-14 00:46:44)
标签:

飞来峰造像

西湖石窟

石刻

石窟

多闻天王

罗汉

观音

弥勒

旅游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山体由石灰岩构成,整个山峰并不高,但山上怪石嵯峨,古树繁茂,洞壑遍布。相传东晋年间,印度和尚慧理云游到此,看到这座嶙峋石山,认为很像印度灵鹫峰,说“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出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因此称为飞来峰。此后,他就在这周边建灵隐、法镜永福等寺。在飞来峰诸洞穴及沿溪间的峭壁上,遍布从五代至宋、元、明代佛教摩崖石刻造像,是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元代四臂观音,其中一臂已毁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元代多闻天王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很喜欢这尊石刻,高大威武,神态凛然,动感十足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南宋弥勒与十八罗汉群像,弥勒作布袋和尚形,袒腹踞坐,笑容可掬。其中最右边一座罗汉头部已毁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坦胸露肚、笑口常开、“容天下一切难容之事;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元代菩萨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元代青头观音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元代救度佛母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元代大势至菩萨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元代密理瓦巴及二侍女像,损毁严重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元代宝冠释迦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元代菩萨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元代无量寿佛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元代普贤骑象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左为元代佛像,右为元代释迦如来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上为元代尊胜佛母,该龛是飞来峰元代造像中佛龛最大,龛内造像最多的一龛。下为明代菩萨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元代阿弥陀佛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元代西方三圣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龙泓洞,又称观音洞、通天洞,内有一线天景观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左为金刚萨埵菩萨,右为秘密大持金刚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通天洞内元代菩萨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通天洞另一出口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左为元代弥勒佛像,右为元代释迦如来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元代弥勒佛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左上和下为龙泓洞口的白马驮经故事,造于宋代,虽小却不失细节,可惜损毁严重。右上为青林洞口一龛雕凿于北宋乾兴元年(1022)的“卢舍那佛会”浮雕,对称中略有变化,堪称佳作。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右为元代金刚手菩萨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元代宝藏神,据说为喇嘛教的财神爷,具有浓厚的藏族及外来艺术特色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玉乳洞,又名蝙蝠洞,内有北宋十八罗汉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洞内的北宋禅宗六祖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青林洞,又名金光洞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青林洞内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年造像的“西方三圣”,是飞来峰现存有题记的造像中时代最早的一龛造像,弥陀、观音和势至三造像都坐在莲须弥座上,损毁严重,但身后的火焰纹背光仍能看出。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洞口的济公床,“床”面被人摸的非常光滑。后有宋代的罗汉像,体型较小

 

西湖石窟之灵隐飞来峰五代至宋元明石刻佛像

 

洞内的北宋罗汉群

 

  中国北方地区的石窟造像,从晚唐开始衰落,而飞来峰的五代、宋、元、明造像弥补了这一缺环。这些造像中,五代留存较少,这次只发现青林洞内的西方三圣一龛三尊;宋代留存的造像数量上是最多的,大都为罗汉像,造形小,制作较粗拙,卢舍那佛会、白马驮经故事与布袋弥勒是其代表作品,相对精细;元代造像形体较大,多为密宗佛像,有很多佳作;而明代的飞来峰造像已趋尾声,水平也不如元代,这次只发现一尊佛像。飞来峰与其他散布西湖周边山上的五代至宋元造像,共同在中国石窟造像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