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后的南京地产格局
(2009-10-15 15:09:47)
标签:
杂谈 |
“多中心”后的南京地产格局
南京苏鼎房地产研究所
城市规划与规划的设施过程是房地产的核心,房价涨的主要原因,不是建筑本身,而是城市配套的变迁。房价的高低,以城市中心为半径,依次衰减,致使南京新街口单位面积的房价是六合房价的十倍之遥。
建国以来,由于国力的限制,城市规划不得不将有限的城市建设费用,集中贴金到城市的中心部位,中心部位配套好、人气高,但是明显导致城市的两级分化、交通涌堵以及房价的极大差异。
深圳曾经规划卫星城的模式,蛇口、宝安、龙岗、观澜等都推行能够相对独立的卫星城,但其规模、配套,与城市中心尚有距离,还是不能脱离对城市中心的依靠,没有真正解决一个城市中心的弊病。
现在的规划理念是城市“多中心”规划,一个城市多个中心配套规划,分而自治,彻底解决特大城市重复交通的癌症。
以南京为例,下一个“新街口”非河西CBD莫属。南京南站的建立固然能使南京的公交体系有根本的改变,但是作为新的城市中心还有待于智慧新城的开发、尤其建议政府机关集中迁入之后。
以河西元通站为交通标志点、河西CBD的完善,估计也就五、六年的时间,而智慧新城、铁路南站的新城市中心,没有十五年左右的时间,估计很难成气候。
要节省购房成本,“买规划”是最明智的选择,在南京电子地图上画画距城市中心的距离,其价值不言而喻。有专家、媒体认为这次九龙湖地块降价,实际是个误读,笔者以为这只是表明南京江宁的房价早已经透支、万科圈地误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