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是90年代末,我的同事伊丽莎白说,周日下午去听一场“道德经”音乐。我一下就好奇了,原来故事是这样的。伊丽莎白有个朋友,也是犹太人,在五十多岁时被诊断为癌症,她想自己活不了多久,赶快满足自己的一个心愿,读懂中文的“道德经”。于是就开始学中文,是的,只是为了有一天能读懂道德经的中文版。几年下来真的能读懂了,也没病死,于是她又想谱曲演唱道德经。组织乐队比较麻烦,道德经的演唱要有中国乐器,她就聘用会古筝、二胡的华人小孩加入乐队,自己掏钱。我去听了音乐会,在一个大学的小舞台演出的,免费。除了乐队有两个华裔小孩,其他乐队和演唱成员都是白人,主要是年轻人。唱的是“道可道,非常道......”。昨天看到央视报导,说中国作协组织了演唱会,演唱道德经,就想起这事,她执着,不功利。
大家都知道犹太人很有成就:艺术上、科研上和商业上。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奥布赖特都是犹太人,更不用说一大堆助理部长和智囊。其实犹太人不比其他民族聪明,但总体来讲做事很执着,不急功近利。我有两任老板都是犹太人,聪明一般,他们敬业没得说,我有时把工作当饭吃,他们始终把工作当宗教。其实犹太人跟阿拉伯人同是闪米族人,差别在勤奋。几百万以色列人就顶住几亿阿拉伯人的围攻,没有石油和淡水的以色列却比多数阿拉伯石油国家更发达。据说石油阿拉伯国家的工作多数是外籍人在做,阿拉伯人就是领钱,外企必须雇当地阿拉伯人。只靠自然资源,阿拉伯石油国还能维持繁荣多久?
中国人也很勤奋,重视孩子教育,重视家庭,这几点跟犹太人类似。所以,我常给犹太人开玩笑说,你们是白色的中国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