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就业--从“数量”到“质量” (人民政协报)

(2009-02-11 10:39:07)
标签:

杂谈

分类: 大学生发展与求职

主要观点:

1、开设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绿色通道。享受零成本工商注册和留学生归国创业的待遇。

2、建立“教育问责制”。包括对公立高校管理者、教育主管单位进行问责,问责内容就包括毕业生能否就业,就业质量如何。

3、不能把公务员这个‘国家公器’作为失业救济来发放。最终还是要靠教育改革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大学毕业生。”

4、地方政府还要真正拿出钱来创立‘大学毕业生创业投资基金’。

5、政府、高校应该请有专业水平、第三方公信力的研究机构独立评估大学生就业状况。

 

 

 

关注就业——从“数量”到“质量” 
人民政协网 www.rmzxb.com.cn        日期:2009-02-11 09:48          
http://epaper.rmzxb.com.cn/pic/boards_mini.gif(人民政协报)" TITLE="关注就业--从“数量”到“质量” (人民政协报)" />【查看评论
 
 
 
解艳华
 
 

  编者按:
  在被金融危机的阴霾笼罩的2009年,就业问题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农民工返乡潮在今年尤其突出。失业既是一个难解的社会问题,也是解决其他社会问题的杠杆。
  为确保就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各项政策和措施,保证稳定就业,如鼓励支持企业吸纳就业、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促进就业。这些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大学生和农民工度过“就业寒冬”,目前还无法定论。
  有专家指出,就业问题并不是因为此次金融危机产生,而是历来有之。而大学生的相对较低的普及率与就业难问题的不对称,使得矛头直指高等教育改革;仅适合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农民工的未来就业也给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乃至终身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为此,一些关注就业的专家和机构开始致力于推动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长远发展的探索和研究。
  麦可思(MyCOS)公司是一所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组”是从2007年开始,每年一度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研究。2007年首次调查了毕业半年后的2006届大学毕业生(包括专科和高职),共收回问卷8.5万份;2008年调查2007届大学毕业生抽样达到44.5万人,回收有效问卷20万份,其中完成全部答卷为73%;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麦可思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库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研究型调查数据库。
  2008年,王伯庆和他领导的麦可思公司发布了《2008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报告包括本科生和专科生、高职生的在就业率、在薪资、在就业流向方面的就业情况,就业流向主要包括他们从事的职业、行业,工作的企业类型、企业规模,工作地区的城市类型以及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的相关程度,求职成本等等指标。该项报告包含了大学生的35项基本能力,和与大学生从事的651个职业相关的各项职业能力,共有上万条职业能力测评,该报告的出炉为高等教育改革和管理者提供了一手的参考资料。
  据就业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11大学和一般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系数都在50%左右。211院校略高于50%,一般大学略低于50%。其中在工作要求的最重要的五项能力上(积极学习、学习方法、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聆听、理解他人),应届大学毕业生普遍达不到工作要求的能力水平,和企业要求的最低职位的水平相差10%到15%,不论是高职专科还是本科。
  对此,王伯庆表示,作为一个教育大国,生产的教育质量和工作的距离有这么大的差距是值得探讨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教育的质量相对工作是滞后的。这个数据足以引起相关部门的警示。
  将就业质量纳入高教评估
  作为麦可思中国高等教育跟踪评估系统(CHEFS)创始人,王伯庆对大学生就业和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有着自己的见解:“高校评估必须把就业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而中国的大学还没有把就业作为核心的评估指标,此外,大家关注的焦点还仅仅是就业率问题,而没有关注就业质量。”
  对于如何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估,王伯庆提出,“第一,不能由大学自己去评估,要有专业的第三方公正性的教育机构评估,不由利益链上的任何单位进行评估,这样才做到评估的公信力;第二,各高校从大学生毕业半年后进行调查评估。就业评估除了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数量,还要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评估,如果大学毕业生不工作一段时间,就无法评估自己的工作能力,通过对在职能力的评估反馈来改进各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第三就是各高校每年跟踪,调查本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情况。”
  对于为什么要对高校的就业能力进行评估,王伯庆解释说,“中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在世界上还不算很高,可是却早就出现了严重的就业问题,这是不正常的现象。”
  2007年麦可思联合盖洛普、中国零点调查机构联合发布了《200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结果显示,2006年,在已就业的大学生当中,有13.2%因不能满足企业对其工作技能的要求而遭辞退。如果算上因自觉能力不足而主动离职的人数,这个比例高达29.4%,即每3名毕业生中就有1人。在外资、合资和股份制与民营企业中,离职率更高。
  究其原因,是我们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不适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现在社会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企业又招不到好员工,这是什么问题?我们不能要求企业改变自己的要求,所以肯定是高等教育出了问题,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就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谁能改变呢,高校。所以高校必须调研大学生毕业后的能力,找出哪些是企业不需要而高校还在拼命培养的,哪些是企业需要而高校没有培养的,把这些情况反映回来,改革教育模式和内容,而这些能力只有在大学生工作半年后才能显现。”
  对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王伯庆认为“高校有些新设的专业和招生数量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没有根据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他提出对目前失业量最大的10个专业进行限制招生。
  王伯庆提出,要建立“教育问责制”,包括对高校管理者、教育主管单位进行问责,其中就包括毕业生能否就业,就业质量如何。
  联动地方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
  但是教育改革毕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无法真正改变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对于当前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王伯庆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联动的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来解决,首先地方政府也要提供优惠政策进行支持。”如最近上海将推出大学生“零成本”创业计划,鼓励大学生创业。据悉,“零成本”创业计划具体措施是,一方面,对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从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各类行政收费,并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另一方面,探索减少个体工商户登记限制,降低个体工商户登记成本,帮助更多的农民工和失业人员通过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促进无照经营变为有照经营。
  “同时地方政府还要真正拿出钱来创立‘创业投资基金’,为那些有能力和有创业计划的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改变就业观念;地方政府还要把对归国留学生和外企的优惠政策开放给毕业大学生。”
  而此次就业问题也给企业带来了践行社会责任感的机会,王伯庆建议:“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可以先到企业实习锻炼能力。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鼓励企业招收用工计划之外的大学生,形成‘国家买单、企业雇用、学生成长’的一套模式。”
  为此,王伯庆还算了一笔账,以平均每个大学生每月发放600元来计,解决300万大学生的实习工作每年需要200个亿,平均到每个省仅需几个亿的资金,而这部分在国家4万个亿的投资中仅占很小的一部分,却能解决几百万人口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在工作中培养实际能力,一旦经济好转,这些人才马上可以找到用武之地。这相当于大学生在企业读了一个“大学后”。
  但是,“政府不能代替企业将所有的就业都买单,比如据最新报道,重庆准备招聘1万名村官,为了解决村官以后回到产业界的困难,重庆计划在今后将他们转为公务员。这的确是一种积极的信号,有助于大学生就业。但是政府不能解决所有的就业难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利用公务员这个‘国家公器’作为救济来发放,最终还是要靠教育改革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大学毕业生。”王伯庆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异议。
  王伯庆告诉记者,“麦可思致力于建立中国最完备的大学生就业研究数据库,全面的研究大学生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和就业能力及其培养的问题。我们有一个愿望,就是关注大学青年人的长期就业状况,让更多的青年人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http://epaper.rmzxb.com.cn/2009/20090211/t20090211_234874.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