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麦可思
麦可思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872
  • 关注人气:3,9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多米诺骨牌末端的高等院校

(2011-09-30 14:28:15)
标签:

杂谈

分类: 麦可思研究


    建国62年,恢复高考34年。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

 

    在高校扩招这场人力资本的造“富”运动中,对于许多家庭而言,有了第一代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成员,家庭和个人获得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从国家的角度而言,也有了由“高等教育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的第一桶金。麦可思的研究表明,扩招以后的一个事实是,高等教育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一条重要通道。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满足了大众对高等教育的数量需求,也提升了中华民族的知识水平。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或许有助于说明这个观点——将2010年第六次普查数据同2000年第五次普查数据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而2000年正是扩招后第一届毕业生尚未毕业之时。


    如今一年一度的高招工作已经结束,以今年高考录取率为话题的各种报道仍可频见于报端:《湖南高招录取率达86% 创历史新高》、《北京市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 达到86%》、《山东高考录取率达87% 本科录取人数首超专科》……然而,回顾1977年恢复高考时570余万人考试,考上者27万,录取率仅为4.8%。

 


>>> 弃考与越来越多的出路


    2009年全国84万应届毕业生退出高考,导致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考生总量首次出现下降。2010年946万应届考生中,弃考人数接近100万,除了21.1%的考生选择出国,另外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农村的考生,他们多数选择读职校学技术或者直接打工。

来 源︱《人民日报》,2011-08-28


    高考不再是必经的“独木桥”,考生已经有了更多选择:除却国外高校,还有与大陆文化、生活差异更小的港澳高校频频递来橄榄枝;台湾高校不胜学龄人口减少的压力,今年也加入了对大陆生源的“抢夺战”。不只如此,中国大陆一些孩子甚至不待高三就已远渡重洋、境外求学;即便参加高考的学生中,也不乏高分却不选大陆高校者。扼腕叹息痛失“状元”,高喊“Brain drain”(人才外流)之后,我们该做什么样的努力去挽留这些孩子?忧虑我国日渐壮大的留学生队伍6年在境外的费用相当于我国一年教育总支出(《光明日报》,2011-9-17)之后,我们又该做什么才能在与全球高校的竞争中胜出?

 


>>> 弃读与越来越低的录取分数线


    生源危机已经拉响了警报。今年山东省高职高专二批征集志愿时,高校的招生计划还剩8万多人,但投出档案的线上考生只有2万余人,5万招生计划落空。尽管山东省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只有180分,但是低于这个分数线的考生仅有三四千人。一位民办高校校长无奈地告诉记者,生源危机早在预料之中,只不过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来得这么严重。

来 源︱《半月谈内部版》,2011年第9期


    近三年已有超过半数省份高考报名人数连续下滑,遭遇弃考以后,还要面临着“零投档”和新生报到率下降的问题。陕西省招办公布数据显示,今年高考结束后有7.6万上线考生没有填报志愿;教育部下属中国教育在线报道,今年山东有4.7万多上线考生放弃进入大学读书……


    但生源问题不只在专科和民办高校,它已悄然蔓延至二本:


    2011年,山东省本科二批一志愿投档结束后,437所文科院校、530所理科院校生源不满,几十所院校无考生问津;北京市二本经过一次补录之后仍剩余469个计划;江西省二本文理221所院校降分录取,降分幅度达20分的文史类院校有22所……

来 源︱中国经济网,2011-9-16

 

    标准一降再降显然无法解决问题:福建“只要每门成绩在19分以上,也有望成为一名大学生”(《厦门日报》,2011-08-19);“云南省今年考分在200分以上的考生,只要想读书,都能进入高校学习”(云南网,2011-08-21)……如何才能让孩子愿意花人生中关键的四年在国内的高校中成长、让家庭有信心把未来和希望付于我们而不至落空?之前热议的新生联系与服务工作虽然不会是根本的解决办法,但却是一个好的开始——服务意识已然是一种觉醒。

 


>>> 越来越少的孩子与越来越少的中小学


 

表  各级学校数量

单位:所

年份

普通高等学校

普通高中

普通初中

普通小学

1985

   1016

   17318

   75903

   832309

1990

1075

15678

71953

766072

1995

1054

13991

67029

668685

2000

1041

14564

62704

553622

2005

1792

16092

61885

366213

2009

2305

14607

56167

280184

        注:2005年以前的统计数据,普通小学的统计口径为“小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可以看到,越是基础教育层次的学校,数量下降越明显。中国继许多西方国家、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之后,开始经历“孩子没有了”的困境。当前高中生数量减少造成的高考报名人数减少只是冰山一角,初中和小学人数的急剧减少已经开始浮现,而多米诺骨牌的末端正是高校。


    


文:麦可思研究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