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的板油看过来……嘿嘿,不看也可以!
没有什么事,只是,下雨了。
本来仲秋的时节,应该只有中午的时候才会比较热。可是今天从午后起一直到晚上九点多,一直燥热无比,小儿的头上,汗水将头发粘成一绺一绺的。我应该给他洗洗头,奈何学校的自来水每到晚上8点半,就一定停。停水时间从来没有延迟过,相当的及时,不过来水的时间就不好说了,可以是早上六点、七点、八点,也可能要到十一点。自来水的意思就是她自己来,跟人的需求无关。
这样的燥热当然让人起火,小儿淋漓的汗水又让我心疼。拿本书给他扇着看着他终于静静睡去,我再起来找点东西读。
阅读是一种病,不容易治疗。
多年以来这种病已经深入骨髓,随时随地都要弄几个字读,哪怕是香烟盒上的商标、学生T恤上的印花——中文的、英文的以及伪英文的。中文比较直接,一般档次高一些的阅读病人已经不满足,他们需要英文才能过去这个瘾。而一些草根读者,出于自我解嘲的缘由吧,竟用汉语拼音冒充英语来交流。“ni
曾经不识网络。就在地摊上淘得两本盗版的林清玄散文,虽然错字连篇,还是读得一地清凉。《温一壶月光下的酒》,你尝不到酒的辣、酒的烈,只有幽香,绵软悠长,缕缕不绝。有时在办公室里无意的读到席慕容的《青春》,那样一种莫名的忧伤就漫溢出来,浅浅的,绝不泛滥,却又无法遏止。“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後的群岚
那一个时代总要结束,说结束也就结束了。
阅读的欲望,到现在是那么容易实现。新浪网里写博客人比看博客的人还多,连空气里都是移动的信息。在论坛,名人的文章大多发到文化,那是一种品位。而杂谈则是草根才子的江湖,他们不屑于虚名浊利,他们自信他们骄傲,他们才华横溢,他们兴风作浪。在文化,铺天盖地的历史人文,考据周密的、独门相传的,林林总总,可是你读不到古典,你看不到美。杂谈里家事国事天下事,心事性事与奇事,一切热闹繁华、衰草枯杨,层层叠叠铺满了整个版面,可是你读不到宁静和清凉。看杂谈版务,除了几个自嘲或嘲他的搞笑帖外,尽皆剑拔弩张、火势熊熊。一个本来尚属平和的心境,到这里走一遭,也要像油泼了一样,腾腾的燃烧起来。
所以我请对面的板油看过来,今晚下雨了!
在持续的燥热后,这一场秋雨,熄了心头无名的业火,在这个幽深的夜里,带来了恬淡宁静。
半个多月了,才有这样一场透雨。然而在漫漫的人生中迷离风雨岂可计数?而这漫漫人生,与这无涯的宇宙相比,又是何其的短暂。我们都不过是这无边的时空中瞬时而生的飞蛾,有多少是非是之火是非扑不可的,我们又能承受多少的是非?
对面的板油看过来,请就着这雨,熄了这火,享受这静夜里的清净清凉……
尘世如潮人如水,
可叹江湖几人回?
且将纷繁付西风,
莫把虚空执意追。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