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清癯秀美的广根法师某日在老张桥村弥陀寺院中与一信众开示,为一博友邂逅,拍一背影照贴出。博友说广根法师法相庄严,他应该是见到了法师的庄严正面法相。我记住的,是广根法师开示的一段话。
“人人都有佛性,本来都是阿弥陀佛,只是大多数人沾染尘缘,遮盖了自己的佛性,迷失了自我。就像新的衣服,沾染了灰尘,脏了,看不清原来的花型和色彩了。怎么办?洗一洗,把灰尘洗去,露出衣服原来的样子。人学佛,就是把自己的本真露出来,那就成佛了。学佛怎么学?学佛就是要自己的心静下来,静下心才能看清自我,才能还原自我。比如一池清水,水不静,浪涛翻滚,能看到水底吗?看不到。只有水静下来了,才能看得清水底。学佛先念阿弥陀佛,虔诚地念。念阿弥陀佛就是叫自己的名字,就是要把自己的本真喊回来。好好地念阿弥陀佛吧!”
我是无神论,能记住法师的话,是因为由她的话,让我想到读书。
都忙着挣钱,愿意读书的人好像不多。
除了为工作为专业的有直接目的性而读的书籍,我们的日常读书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猛一下,似乎没有答案。
又想,也许如这信佛,能让人静心。
读书当然是个需要持久时日的事情,大概也需要悟性,没有悟性,空有饱读的诗书,到老应该也不会静心的。

图二:小城原本挺小,凌乱邋遢的大村子模样。后来规模大一点,有了点城市的感觉。
城小,除了一座破旧的古塔和一两个还算有点儿意思的地名,同中国绝大部分的城市一样,小城也只能算作是一座普通的庸俗小城。
我住的村里有个计划经济时代留下来的新华书店,但大门一年四季没见开过,也许已然倒闭了吧!这是村里唯一的书店,因为大门常闭,所以没有逛书店的习惯和机会。
偶尔进城,走进了在城里十字街头的书店,眼前一亮,原本冷清寂寞的店铺旧貌换新颜,变好看了。
人气也旺了,不过还是孩子多些。

图三:最近俩月在读书。
手机里的《今日头条》卸载了、火山小视频卸载了、华为视频卸载了、QQ卸载了,要不是因为工作离不了微信,这东西也要卸载的。
中午值班时,躺床上看书,看着看着睡着了就睡,醒了再翻几页,瞌睡了就继续睡,有时看得喜欢,就会亢奋地看到上班时间。下午下班回家吃过晚饭陪着孩子妈妈一起哄孩子,晚上十来点孩子睡了,就靠在床上再读会儿书。
这么的,也读了几百页。
平时读影印版的明清民国地方史志,常会有不认识的繁体字,所以买书就特意买了繁体竖版的,这样既读了书,也学习了繁体字。后来发现手机上有个“华为阅读”,里头有不少书都是免费读的,并且字体可以在繁简之间自由转换,手机随身携带,读起来非常方便,不方便拿书的时候,就用手机阅读,也挺好。

图四:某天与一老友闲聊,老友说公司让一年读数十本书,我一算,一星期一本。
我读不了。
我的计划,是两年内读三本书。

图五:忙忙碌碌许多年,这俩月才算是端正了态度,投入进去开始读书。
第一本书一百回,已经读到三十五回。看着后边的,忘着前边的,似乎也没看出这本号称第一奇书的书有啥可奇之处。但近期心态确实越发平和,也许确实是读书所赐把!
那天从书店出来,返回村里时,因为领着大的孩子,还抱着小的孩子,又轻易不进城,就奢侈一回,回去时坐了出租车。到村口下车,我抱着孩子前边走,孩子妈妈给一路说笑不停的女司机付账。
孩子妈妈撵上我,说,刚才你下车后,司机跟我说,你老公看着可大学问啊!
孩子妈妈说,啥学问哪!?
女司机说,看着有那架儿。
——这才读俩月书,就“可大”的学问了。
赶紧读书。
读两年,也许就“大师”了。
董占永2018年5月3日于南坞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