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虽然在春天,但走在路上,风还有点儿凉。凉是凉,但心情放松。
到了老张家门前,大门紧闭,有点意外。
老张家平时就他老婆一个人在家。老张外出打工,女儿去年出嫁,儿子在县城高中读书。第一趟去老张家,是冬天的一个夜里,下着小雨雪,敲门的时候,人都睡下了,打着雨伞站在门外等,好一阵子老张的儿子穿着单薄的秋裤裹着一件厚棉袄开了大铁门。陪同的有村干部,我们一起进了他们家的卧室,我给老张的老婆说我是镇政府的,然后给她讲解扶贫的前前后后,告诉她应该掌握哪些情况。
后来再去,我都是一个人,要让她认识我,记住我的名字,并尽量多地知道一些扶贫政策和家庭收入的细节问题。一次,老张老婆说,你总往俺家跑,让大家知道俺家是贫困户咋办?俺孩儿将来还得“寻媒”哩!但我还是一次次地去,唯恐时间长了她忘了那许多应该在迎接检查时掌握的情况。
扶贫工作不放松,俺们的神经也不敢放松。
街边有个汉子正整理新买的水管,问了问,汉子说,老张回来了,在村东的地里正忙着。
这么长时间,还没见过老张,就去了他们家的麦田里。
老张看见我有点愣,我说了扶贫的事儿,老张笑了,说,中啊!
这次来,主要是再次核实家里的基本情况,档案里有错误的地方要更正过来。
老张平时在郑州的建筑工地打工,一个月五千多块钱,这次回来,是帮助老婆栽种两亩甜瓜。
老张让我中午在家里吃饭,我说,我分包了五户,还得忙,你也赶紧忙吧!
老张很配合工作,我让他回家了给老婆再讲讲,要是上级来检查,不能问啥都答不上来。
赤脚的老张站在麦田里大声地回应:放心吧!
图二:办公室仨人,每人都分包了五户已经脱贫的农户,既然安排了任务,只能把电话转接到手机上,人全部入村。我和佑哥分包的农户都在一个村,两个人作伴,骑着他的电动三轮车一起去村里。
图三:出南坞村,就是红旗大道,平时守着办公室,今天出门一趟,看看满眼绿色,日子也不错。
三轮车没封闭,风吹着,凉了点儿,但也很舒爽。
——老张老张,今天路上咋没洒水,你这开洒水车的干啥去了?
图四:秦岗村到了。十多里的路程,一二十分钟就到了,电动三路车也挺快的。

图五:先找到分包的几户的档案,登记了情况,好在入户时核对。
图六:秦岗村下辖两个自然村,一个是秦岗,一个是高庄,我分包的五户,三户在秦岗,两户在高庄,昨天已经把秦岗村的三户走访了一边,今天不在秦岗逗留,直接去高庄。
图七:沿着这条麦田间的水泥路一直往前,路到头儿就是高庄村。
图八:高庄村两户,这一户也姓张,这个老张和老伴儿在家,儿子孙子都在杭州打工,除了种地,他还在农闲时在附近的村庄里收购废品。老张刚从地里回来,满手的泥巴。
图九:我分包的两户情况不错,跟档案里的记录完全相符,很开心,来张自拍。
图十:佑哥在高庄分包了三户,两户全家外出,一户没找到人。
——骑电动三轮车下乡的干部不多吧!
低调,传出去免得人笑话咱。
占永2017年4月26日于南坞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