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村子里唱三天大戏,村西一台,是许昌市越调剧团,村东一台,是陕西省铜川市君凤豫剧团。
唱对台会吸引更多观众,村子里就显得格外热闹。
许昌市越调剧团是国营专业剧团,出过大师级的毛爱莲,跟毛爱莲同台的又有袁秀莲、申秀梅等名角,影响很大,老一辈下去了,新一辈虽然少有具备强大号召力的角儿,但毕竟是传统大团,演员一张口,便与众不同,人家的化妆、念白、服装、表演都显出了不俗。
就是弄了个送戏下乡的小舞台拉到了村里,那舞台还没俺村里的剧团的台子大,乡亲们一句话:这样的舞台来唱庙会,真是够恶心人的。
村东来自陕西的民营豫剧团舞台很大,演员的唱腔也很卖力,就是服装太旧,旧得让我看着都心酸,再一个,演员卖力归卖力,但艺术这东西不是你卖力就能得到认可的,唱腔、表演上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我很忙,没时间逛街看戏。
但一年到头儿就这三天的热闹劲儿,如果不拍几张,知道自己过后一定会遗憾的,就在庙会最后一天的中午饭后到村里的街上逛了一圈儿,拍下来几张照片,也算是过二月二的庙会了。

图二:刘老师大着肚子,经常会有困乏不适之感,那天中午是陪着孩子逛街。
我一再提醒孩子,走得慢点儿——手里拿着相机边走边偷拍对面过来的行人。
这村西门口附近看到两个美女在一个民间字画摊前,本来是悄悄拍的,被她们发现,人家没有表现出不友好,我就打声招呼拍了几张,最后还让她们跟这位民间艺人来张合影。
昨晚把这几张照片发到了她们的邮箱里,算是对她们的感谢。
看了其中一位美女的空间,原来是天津某大学学医毕业的护士。

图三:农村买鞋卖鞋都是这样的地摊货,价格不贵,当然,质量肯定也不咋地。

图四:她走着,我也走着,相机也跟着晃动,没法拍清晰。
单反机被我失手甩落床下,坏了,心疼了好几天,打电话,全国售后离南坞村最近的在郑州,打过去电话,人家周日还休息,耽误了俩多月,单反机还在包里放着没法用。
只好用借来的这部先拍着。
有了好点儿的相机,心里就不大愿意用小号儿的了。

图五:买豌豆馅的美女,我也喜欢这个,刘老师遇到了也会给我买点儿,但她跟我说,做这个豌豆馅的时候,卫生状况是没法看的,所以她不吃。

图六:一家三口边走边吃肉夹馍,可能是妈妈要减肥,所以只看到爸爸和孩子在大街上狼吞虎咽。

图七:凉皮、米线、热干面、麻辣烫、酸辣粉、胡辣汤、豆腐脑、烧饼、火烧、水煎包、烩面、羊肉汤、炒米粉、炒河粉,等等,农村庙会上的美食小吃品种其实远远没法跟城市里的夜市相比,但对村里人来说,这已经够丰盛了。就是塑料带和一次性筷子泛滥,让我总觉得太煞风景。

图八:庙会的最后一天,又是在煞戏后的中午,三轮车还能顺利通行,其它时间别说三轮车,自行车也没也没法穿村而过——看见我在拍她,她赶紧扭身往车后走,给我的镜头送了个背影。

图九:农村姑娘也越来越时尚了,想想自己像她们这个年龄的时候,还是个傻乎乎的学生,不懂得、也没条件穿好看的衣服打扮自己,二十四岁参加工作了,还穿着打工时鞋厂发的印着工厂名字的厂服,衣物都是几十块钱一件。现在的孩子好了,还不会自己挣钱,就已经可以有很多的零钱花了。

图十:看看她们再想想自己,更加知道自己虽然觉得依然年轻,但跟她们相比,真的已经老气横秋不一代了。想想也是,都有二十岁的年龄差了,虽然都属于青年,但确实不同了。

图十一:农村庙会永恒的主题就是吃喝玩乐,可以不玩乐,但没谁能躲过吃喝俩字。在庙会上,再挑剔,似乎都要找到点儿自己愿意吃吃喝喝的东西的。
夜已深沉,停笔睡觉。
占永2016年3月11日拍图3月13日夜文字于南坞村家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