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片乡村:陕西网友(宝鸡市眉县槐芽镇清流村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南坞乡政府)

(2016-02-19 15:43:48)
标签:

八百里秦川秦岭关中地

中原豫东豫中平原文化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城

练寺乡苏寨村许昌鄢陵

冬天春天乡下美食聚会

分类: 乡下见闻

图片乡村:陕西网友(宝鸡市眉县槐芽镇清流村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南坞乡政府)
    图一:“南海儿”是陕西人。

        中午的时候,“南海儿”突然来了南坞村。

        同事给我打电话,说一个陕西人找我,我就以为是几年前曾经帮助过的一个到鄢陵老家找亲人的那位陕西老人。

        见面了,陌生的面孔,说的是不太纯正的河南话。

        于是就到村东的一个小饭馆吃饭。

        “南海儿”原籍周口市扶沟县练寺乡苏寨村。

        “南海儿”的父亲十五岁时逃荒到了陕西,上世纪五十年代,“南海儿”的父亲回到河南老家,住了几年,吃不饱,睡觉时常常把脚垫得很高,这样能挤压着肚子,就不会让饥饿折磨得那么厉害。实在饿得厉害,“南海儿”的父亲又离开了老家,去了曾经逃荒的陕西。

        “南海儿”的父亲稳定下来,把”南海儿“的祖父祖母也接到了陕西。

        “南海儿”算是陕二代,可以讲一口标准的关中话,河南话却不能很地道、流畅地说出来。

        “南海儿”四十年前回了一趟河南,目的是谈婚论嫁——“南海儿”的父亲希望给家族留下一条“后路”,娶了老家的女子,心理上、血脉上也能跟老家有着更多的牵扯。

        “南海儿”在四十年前回一趟老家,又返回了陕西,娶了一个陕西女子。

         血脉总是相连的,“南海儿”在陕西始终没断了跟家乡的联系,只是四十年来,他再不曾踏上豫东这片祖宗生活过的热土。

         老家二字始终是萦绕在他心中的。

         于是,他在千里之遥的陕西看到了我的博客。

         昨天,他来到河南。

         今天,他来到南坞村。

         明天,他要返回陕西。

         匆匆来,匆匆去,席间,与“南海儿”和他的爱人说起了陕西的方言、城市、农村、戏曲、饮食、工资等话题,阿姨能听懂我的豫东口音的河南话。

         我们也一起吃了河南的烩面。

         我去结账的时候,饭店老板娘告诉我,说阿姨已经给了钱。

         我算了饭钱,拿回了阿姨的钱。

         阿姨无论如何都不肯要钱。

         我说:恁来南坞了——不!恁来河南了!不可能让恁掏钱。

         我说:我将来要去陕西了,恁掏钱请我吃biangbiagn面。

         阿姨终于不再推让。

         吃过饭,他们走了,要去扶沟县城拜访博友“梨花暮雨”。

         相距太远,我想我们见面的机会恐怕不会再有了。

         但我记住了,我有一个陕西的朋友,住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槐芽镇清秋村。     

 

                                                      占永2016年2月19日傍晚于南坞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