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中秋节的下午,天有点凉,带着妻儿骑摩托车去了大马村。
一位网友给我提供信息,说许昌市豫剧团在鄢陵演出。给许昌市豫剧团的主演岳学安打电话,他说他们在大马村,上午演的是《八大锤》。数年前我们有约,他来鄢陵演出时,我去为他拍些照片。
赶到大马村时,是下午三点多左右,舞台上是《程婴救孤》。
关于许昌市豫剧团,所知道的是河南武生行里独树一帜的岳学安,另外就是须生李建中和老旦李金花。
《程婴救孤》的主演不是李建中,是我不知道的一个演员。
岳学安给我介绍,他叫李宏彬。我说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岳学安说,这两年他在戏曲界很有影响力。
正说着,李宏彬从前台到了后台,在上场门,我第一次与他面对面。
我说要拍照片,岳学安说,等一下。岳学安拿出纸巾给李宏彬擦满脸的汗水。
我赶紧说:“别擦!”
已经晚了。
不过还好,脸上还有一些汗水痕迹。
程婴一角唱腔多,绝不像岳学安的武生有大量的武打动作。
没想到李宏彬竟然满脸汗水,不用说,身上肯定是湿透的。

图二:李宏彬是李树建的弟子。
上网搜搜,有李宏彬的豫西调《清风亭》。
网友们评论“几可乱真”“学李树建最像的”。
听了,果然不俗,唱腔沉稳,没有刻意模仿的生硬感。
李树建的豫西调唱腔易学,但唱好太难,李树建入戏极快,感情入骨,沉稳大气。李宏彬学李树建,自然流畅,确实是我所见的李树建的学生中最不错的一个。

图三:许昌市豫剧团的演员我知道的不多,前几天第一次贴出剧团的照片时,有人评论说“公主李艳娜嗓子好,彩凤是路明芹功好”,才知道照片中的这个演员叫李艳娜。之前是听说过这个名字的。
妆化得应该是不错的,端庄大方,带几丝忧郁,符合公主的年龄特征和舞台情境。
上网搜了搜,李艳娜是1981年出生,比我还要小两岁,河南省第五届戏曲大赛上拿过金奖,真是不错的年轻演员。

图四:李建中的名字很多年前就知道,许昌市豫剧团的主演,《八大锤》中的王佐饰演者,《八大锤》有两大看点,一个是武生陆文龙的双枪,一个是须生王佐的唱腔,所以,《八大锤》经樊粹庭移植到豫剧中时,改名《王佐断臂》。李建中是任宏恩的弟子,主演过不少任宏恩不少的代表性剧目。
《程婴救孤》中,李建中饰演了公孙杵臼。

图五:几十个人在台前台后穿梭,难得有安静的时候,离开面对观众的舞台,到了后台就得赶紧更换服装。

图六:得了闲暇,可以玩玩手机。

图七:戏曲演员经过了专业的磨砺,往往坐立站都是特别端正的,有种特别的气质。

图八:小家伙应该还不足一岁,刚刚给哄睡下。

图九:哄睡了小的,这边轻轻把小姑娘放到两个衣箱上,一边没事儿闲聊般交流着,一边轻轻地拍打着,几秒钟的功夫,小姑娘闭上双眼,也安静地睡着了——前台是震耳欲聋的锣鼓点和演员的吟唱。
年轻的父亲冲我笑笑:“一会儿放倒两个。”

图十:应该是暂时没演出任务了,换下服装玩会儿手机。

图十一:后台演员们化妆、换服装、候场,一片忙碌景象。李宏彬长得帅气,给人以稳重感,话不多,默默地忙自己的事情。

图十二:魏绛,晋国元帅,跟剧中的大反派屠岸贾志不同道不合,被屠岸贾弄到边疆,赵氏孤儿长大成人,魏绛还朝,才帮助程婴杀了屠岸贾,替赵氏家族和程婴报了仇恨。

图十三:许昌版的《程婴救孤》显然是非常认真地搬抄了河南省豫剧二团,连服装、化妆都极为相似,想必是要投入不少的资金的。

图十四:豫剧《程婴救孤》在传统豫剧的基础上有不少的革新,比如表演就借鉴了不少话剧的形式,服装更是之前传统豫剧剧目中所不见的。
可能是我思想守旧,总觉得这新式的服装和头饰跟看电视剧似的,不像是戏曲。

图十五:娃娃生多是由女孩子饰演,河南戏曲里似乎没有娃娃生为主角的剧目,表演稍多一点的也就《三哭殿》中的秦英一出戏。

图十六:豫剧虽然是中国戏曲中剧团和从业人员最多的一个剧种,但豫剧的发展始终是不均衡的,比如当下,各行当发展就两极分化,生行尤以老生为多,旦行就是青衣、老旦,到了净角,不是包公戏,就是豫东红脸唱腔,而豫东红脸,虽然在民间和网络大放异彩,也出了许多的名角,但这些名角多在基层剧团,官方的大舞台上极少见到他们的身影。净行在豫剧来说,除了包公戏,其它的完全也是弱势的了。

图十七:刹戏,谢幕。

图十八:应该感谢大马村,现在的农村戏曲市场,很多都是乱挂牌子的民营草台班子,能花钱请来名团名角,像我这样的小老百姓才有幸看场大戏。
唯一的遗憾,是没有看到岳学安的《八大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