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经城市:一座城的味道(河南省许昌市城市街景东城区)

(2014-11-13 21:24:29)
标签: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

城市建设公交车上偷拍

都市繁华街景人物照片

历史文化故事三国远古

农村进程夫妻孩子坐车

分类: 图经城市

图经城市:一座城的味道(河南省许昌市城市街景东城区)
    图一:许昌是座有味道的城市。

          每个城市都有独属的特性,特性强烈了,便有了味道。

          去过北京一次,北京就像一个五十多岁严肃的大叔,缺乏一些灵动。

          去过郑州三次或是四次,郑州就像一个浮躁的汉子,少了一些淡定。

          许昌于我来说,韵味独居,她的特质非常明显,就是一个丰腴的恬静少妇。

          既有来自远古的历史渊源,又挺立于时代潮头;既有强劲的经济动力,又有宜人的生态环境;既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浸润的优雅气质,又不乏现代文明造就的美丽景象。

          许昌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了。

         
图经城市:一座城的味道(河南省许昌市城市街景东城区)
    图二:2014年10月5日去了许昌一趟,忘记了办什么事,第二天坐上公交车赶往车站,准备回南坞村。

          许昌新添了我之前只在香港电影里看见过的双层巴士,在报纸看到新闻后给孩子说了,夏天去许昌时孩子说想坐双层巴士,就在一个站牌下等待,半小时后还没看见,就离开了。

          第二次去许昌,又看到了双层巴士,还是没坐上。

          这次时间充裕一些,又恰好碰上,就上去了。

          一层坐了不少人,带着孩子上二层,偌大的车厢里就俺一家三口。


图经城市:一座城的味道(河南省许昌市城市街景东城区)
    图三:一会儿又上来一对小情侣,看来这条线路乘客并不多。许昌公交还好,没有特别拥挤的班次,不像去郑州,似乎总是要把车挤爆的架势。不过郑州人素质很好,我带孩子去了两次,一路上车上的乘客都比较关照,特别是二十上下的年轻人,都会主动让座。一次在公交车上站了十来分钟,突然一个二十三四的女孩子站起来让孩子坐下,还一脸歉意地向我解释“没看见你带着孩子”。


图经城市:一座城的味道(河南省许昌市城市街景东城区)
    图三:听说胖东来在中国商界有着很高的评价,这是许昌商业的一个旗帜,很响的牌子。


图经城市:一座城的味道(河南省许昌市城市街景东城区)
    图四:九十年代我在许昌上学时许昌市委市政府还有许昌军分区都在七一路上,忘记了哪年都搬到了东城区,七一路行政的味道渐渐消失,更多的是商业气息。


图经城市:一座城的味道(河南省许昌市城市街景东城区)
    图五:以前这个路口叫备战路口,往西是通往火车站的七一路,往东是通向东城区的莲城大道,往南往北是文峰路,也就是过去的老107国道。107国道往东挪了几里地,文峰路上就安静了许多,也干净了许多。

          2003年或是2004年,步行从文峰塔北侧的前进路往东走,这里还是一片少有行人的偏僻之地,现在的文峰广场当时好像还是大片杂乱的民居。前进路上有遮天蔽日的粗大法桐,枝繁叶茂的大树使得路上光线不太好,有点阴冷潮湿的感觉。人行道不平,但打扫得很整洁,两侧是很有些年头的老建筑,灰色基调,似乎是在瞬间进入了一个幽静的大村庄,偶尔会有擦肩而过的行人,让你行走期间不至于有种落寞感。路旁的大树下有旧书摊,因为地处偏僻,少人问津,卖书的老者很安详地闭目养神。

          破房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扒了,路拓宽了,弄了个大广场,这里竟然成了许昌最喧嚣的一处风景。


图经城市:一座城的味道(河南省许昌市城市街景东城区)
    图六:文峰北路。文峰二字得名于文峰路上的文峰塔。

          秀气的文峰塔之前数百年一直是许昌的最高建筑,它的出现是源自一位明代的地方官。

          许昌是历史文化名城。尧执掌天下的时候,听说许由很有本领,就极力邀请许由,想把自己老一的位置让给许由。不知道啥原因,许由不愿当官,领着老婆孩子跑了。跑到许昌的时候,又不知道啥原因,他定居于此,直至终老。许昌的“许”字就是来自这个不爱当官爱种地的许老头儿。

          有许由在这儿站着,许昌历史就有了强硬的后台。

          许昌的巅峰,是在汉末。

          曹操是个更厉害的主儿,不光会写诗歌儿,还善于玩政治,更精于领兵打仗。也不知道啥原因,他初起步就把自己的根据地扎根儿在了许昌。那时候儿军阀混战,在袁绍、孙策、刘表、刘备等等大军阀的眼里,皇帝也就勉强算个屁。打来打去,皇帝从西安跑到已遭屠城的洛阳,竟然弄到吃不好睡不好的地步,一些副部级别的高干都得跑到野外挖野菜果腹。这个时候,皇帝可能真就成屁了,所谓的忠臣、奸臣都假装很忙没看见,没人搭理皇帝。

          当然,曹操也是军阀,但曹军阀很有眼光,他把皇帝接到了许昌。

          皇帝来了,许昌就不得了了。

          原本叫许县,现在直接跨越发展到许都。

          中国的首都搬到了许昌。

          二十四年后,曹操寿终正寝。

          那个叫刘协的末代皇帝说,我不干了,让曹操的儿子曹丕干吧!于是刘协就去了焦作市修武县云台山风景区,好些年后病死在了景区,现在他的墓还在。

          曹丕当了皇帝,她说,俺爹是魏王,俺爹是从这片土地上开始发家的,这个地方得改改名。也不叫许都,也不叫许县,就叫许昌吧!

          也是不知道啥原因,曹丕当皇帝一年,就下了红头文件,说要把中国的首都从许昌搬到洛阳。

          许昌当中国的老大也就二十五年,就匆匆跳下了原本很宽敞的大舞台。

          再后来,有了科举考试。

          文化底蕴深厚又自视甚高的许昌,就是出不来个状元爷。

          到了明朝,一个外地人考中进士,一步步努力,被组织上分配到了许昌当头儿。

          古代人敬孔老夫子,这位老爷上孔庙参观,一看,大殿正门儿紧闭,心里很不是滋味儿——那时候有规定,孔庙大殿正门儿平时都得关着,只有本地有人考上了状元,才能开了孔庙大殿正门儿,让状元爷走正门儿进屋祭拜孔子。

          隋唐五代十国宋元直至大明王朝,许昌没出来一个状元,孔庙的正门儿只好一直关着。

          可能是这位官老爷找算卦先生卜了一卦,要么就是请了堪舆大师看了风水,结果是在许昌古城的东南角盖了座塔,塔的名字叫文峰。

          一目了然,这位官老爷想重振许昌文运,想让许昌出来几个状元爷。

          可惜的是,知道光绪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许昌也没能考出来个全国第一的状元爷。

          
图经城市:一座城的味道(河南省许昌市城市街景东城区)
    第七:与九十年代末相比,文峰路上基本上保持了原貌,很多老建筑都在,只是没有了车来车往的烟尘满天飞,角角落落里都收拾得整洁宜人。这是最好的,不大拆大建,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完善自己。


图经城市:一座城的味道(河南省许昌市城市街景东城区)
    图八:虽然是个过客,但每次到城市里行走,都会在心里不由己地感叹“真好”。

          环境是真好,可惜的是咱也只能是个过客。但并不会羡慕。小人物有小人物狭小的生存空间,外部环境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人是个体,一定会有一个人行走的时候,哪怕十分钟,也一定会有这样的时候。在自己狭窄的生存空间里能寻找独属于自己的心灵港湾,哪怕是一个人孤单前行,也会遇到只有自己才能体会的快乐和充实。


图经城市:一座城的味道(河南省许昌市城市街景东城区)
    图九:唱戏的给曹操化个大白脸,说他是个坏蛋。其实想想,刘备、孙权、曹操都是大军阀,你抢我夺,争名要利,有啥明显区别?都是领一大帮子人,谁不做几件感动得让人掉泪的事儿?谁不做几件天诛地灭不要脸的事儿?站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角度说,曹操凭借个人魅力,推动了生产发展,直接加速了中国的大统一,他对历史的贡献毋庸置疑地是最大的。

          但曹操的白脸形象已成心底的烙印,没法涂抹。

          曹操在许昌的待遇则与全国其它地方不同,许昌人从内心深处对曹操就有种难割难舍的情结,在许昌,许昌在人们心中没有点滴的猥琐形象,他就是个挺胸抬头一脸正气勇往直前的似乎有种自家亲人般感觉的英雄。不知道安徽亳州人对曹操是怎样的情绪,我总感觉许昌人有意无意地总是会把曹操当成自家人。


图经城市:一座城的味道(河南省许昌市城市街景东城区)
     图十:这座桥可以算作许昌城的一条分割线,桥东进入东城区,老房子就很少见了,绿化、建筑及各类公共设施彰显的是生态、迅捷、大气的现代文明特色。


图经城市:一座城的味道(河南省许昌市城市街景东城区)
    图十一:清潩河千亩游园,在报纸上看到过这里的照片,沿河全按照公园标准建设,非常漂亮。
            查《明嘉靖鄢陵志》:曰颍河,在县南六十里,上流亦潩水,自许州八里庄东经麻籸桥合颍,颍即临颍之楮河。《水经注》谓‘三源齐发’,今不知果何源也。

            查民国二十五年《鄢陵县志》:原名流颍河,为異水、颍水合流,潩水别名清流,故又名清潩河。

            查1989年《河南省鄢陵县地名志》:在县南部边界东西流过。源于禹县无梁乡西部。流经禹县、长葛、许昌、临颍、鄢陵、西华,在西华县逍遥镇北汇入颍河。全长149公里,总流域面积2,171平方公里。此河在我县段从望田乡堤王村南入境,东南流至陶城乡赵庄村南汇入西华县,长20.7公里,流域面积66平方公里。具《鄢陵县志》(民国二十五年版)载:该河原名流颍河,为異水、颍水合流,潩水别名清流,故又名清潩河。1966年,我县按三年一遇除涝和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了治理,使其成为我县南部最大的防洪河道。平时有水可供灌溉。沿河建有张亮桥、代张桥、边桥、马山桥、仓头桥、赵庄桥等及赵庄拦河闸(翻板式)扬水、排水涵等。

            查网络资料:清潩河属于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的一条支流,发源于新郑市沟草园,先后流经长葛市、许昌县、魏都区、临颍县,在鄢陵县赵庄村汇入颍河。清潩河许昌市境内全长149公里,流域面积2361.6平方公里。

            一条河的介绍也来百家争鸣,把我是给弄迷糊了。钻进这一堆文字里敲敲打打折腾了好些天,也没理清思路。想做个学问也不容易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