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2003年夏天,我二十四岁,到了南坞村。
从那年开始,便被编入了民兵队伍。
那时候训练很严格,每年都要到鄢陵县城东关一个很偏僻的角落里的大院子里封闭训练,基本动作训练、体能训练、警棍盾牌术,记忆最深刻的算是站军姿,有几次三十七八度的高温,站在水泥地上一动不动,弄得我头昏眼花,县武装部的一个连长说,站的时候前脚掌用力,脚跟用力的话,容易晕倒。又一次在一个大树林里训练,请来了个高大肥胖的武警战士,说是曾在北京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当兵,人家站得确实好看,挺胸抬头收腹提臀,身子前倾,看着就是美。
训练了好几年,有一次说要实弹练习,大家都挺兴奋,想摸摸枪,可惜又取消了。
再一次是到了许昌东的一个民兵训练基地集中,操练的时候,说中央电视台要录像,但训练的时候眼神只能往前看,也没看见北京来的摄影师跑哪儿了。
最重要的一次,是训练了一个月后,到许昌西湖公园一路之隔的西北大操场参加民兵军事训练汇报演练。临去的前一天,我的伙伴们迟到了,有的没去参加集合,编排队伍的时候,同去的是十个人就我一个人去了许昌。
西北大操场的那次汇报演练很热闹,许昌各县市区和一些企业的民兵组织全到了,我所在的队伍的演练任务名字记不住了,内容就是在一个大炮上架起一个很大的绿色棚子,目的是让天上的飞机看不到大炮,那棚子跟草坪很像,远了还真分不清。
魏都区的民兵最精彩,那天下雨了,西北大操场内全是深深浅浅的泥坑,不论男女,都在泥窝里匍匐前进,弄得浑身上下一身泥浆。
返回鄢陵后,几十天的训练也就宣告结束,连长每个人发了一百块钱,县武装部长掂了白酒,挨个宿舍倒酒,我的苏设计就我一个人,就悄悄溜走了。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年年都要训练,后来的这几年,就很少训练了。

图二:乡里今天组织民兵集合训练,说河南省军区和许昌市军分区的部队首长要来南坞。
其实乡机关的民兵组织已经开始缺编了,2003年我参加工作时,乡政府还有一百二十多个人,现在只剩下了四五十个人,排除一部分老同志和特殊人员,集合四十多个人就不容易了。好在派出所年前招了十名负责治安巡逻的协警,还有好几个都当过兵,就编入了这个队伍。
民兵属于应急队伍,平时都是各自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在遇到特殊情况比如洪涝灾害之类的,需要人员往前冲时,这群人“应急”的职能就发挥出来了。
正训练,有群众来办公室办事儿,给他盖了章,他说,恁这是弄啥哩?我说,民兵训练,遇到特殊情况就得往最前头冲,需要牺牲的时候,民兵得靠前。
那人说,这我懂,我当过兵。
当了多年民兵,社会大局稳定,除了非典时在省道大路边沿睡了一个月,再没做过什么特殊工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