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河南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编撰,2004年3月中州古籍出版社《河南乡镇(2003)》有关于扶沟县柴岗乡的介绍,不用先来有个初步了解。
“扶沟县柴岗乡位于扶沟县西南5公里处,全乡7万亩可耕地,辖30个行政村,4.3万人,土壤肥沃,地理条件优越,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精耕细作的优良技术传统。”
“近几年来,柴岗乡抢抓机遇,与时俱进,积极推广以日光温室为主的保护栽培蔬菜生产新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全乡各类蔬菜面积1.1万亩,年产蔬菜5.5万吨,其中日光温室黄瓜基地面积0.6万亩,双层拱棚辣椒0.3万亩,中小拱棚、露地蔬菜0.3万亩,2002年经河南省技术部门监测,产品均达到无公害质量标准,被河南省技术监督局首批命名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乡,并颁发了绿色标识证书,已成立了柴岗乡环宇蔬菜开发公司,全天候开展产、供、销优质服务,目前正申报‘中国黄瓜第一乡’。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目前柴岗乡翟楼炮厂、八一绝缘厂、扶沟县稻香米酒厂等数千家企业运转正常、效益良好,已成为全乡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3年,柴岗乡乘十六大的东方,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拓进取,推动全乡经济快速发展,大步向小康生活迈进。”

图二:2013年10月2日与刘老师一起,带着孩子骑上自行车,沿周口许昌交界处的大浪沟河堤行至S237省道东拐,进入扶沟境的固城乡,经练寺乡到扶沟县城。
中午,与梨花暮雨、行行等四位博友、骑友在扶沟县城西的一家饭店相聚,下午参观大程书院,夜宿扶沟鸿昌快捷宾馆。次日早起,两辆自行车三个人到了吉鸿昌广场,匆匆走一遍吉鸿昌纪念馆,沿着鸿昌大道西行,离开了扶沟县城。
提前设计好了路线,过了一个叫作“八一”的地方西行,沿着一条路树成荫风景似画的乡间小公路西行,一直就到了扶沟县柴岗乡柴岗村。
那天,柴岗村有更会,集市上人山人海,不宽的街道上挤满了人,推着自行车走到了村南。

图三:2011年或是2010年时曾经又一次骑行,最后一站就是柴岗乡。为了休息,就到了柴岗乡政府大院,还拍了一组照片贴在了博客里。这次经过柴岗乡,自然要故地重游,看看是否有了新变化,就是看看曾经拍摄过的地方,也是觉得亲切的。

图四:依然一片郁郁葱葱,几棵大树让整个院子顿然增添了几分的味道。
中间的一棵应该是女贞,长这么大,现在可是值大钱了。

图五:几年前来的时候,还没有这辆垃圾车。

图六:乡政府主体是坐北向南,中间一条大路,两侧各有一长廊,上有二十四节气的牌子。

图七:上次来,乡政府最北侧的主房是一长排的瓦房,这次来瓦房消失了,改为了一座两层楼房。

图八:主办公楼的西侧新建了几间瓦房,房前保留下来了两棵粗大的法桐,几年前这里是一长溜的法桐,也挺好看,算作是一个基层政府的风景。

图九:乡政府西北角的旱厕还是景色依旧,其实这个应该改改了,用不来多少钱,水冲的不行,就用翻桶的,那样环境会好一些。

图十:水池上次来时就有,不过依然是个脏池子,周围的绿化带因为有树荫遮挡,长得有点儿凄凄惨惨戚戚。长得不好没关系,都理解是大树的问题。但绿化带里的枯枝败叶杂物应该是清理得干干净净的。
——在办公室干久了,后勤工作的惯性从南坞村带到了柴岗。

图十一:不知道柴岗乡党政办是哪位同志具体负责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我建议这位同志可以来俺南坞乡政府看看,俺们最近又进一步健全了机关各项事务的管理制度,应该是有一些可以借鉴之处的。
——要是有柴岗的同志来南坞,我个人掏钱负责相当热情的接待。

图十二:扶沟县柴岗乡人民武装部的库房,室内卫生比室外强多了。

图十三:应该是国庆节值班人员的车辆。
柴岗乡政府与南坞乡政府大院不同的是没有家属院,应该是这里离县城很近的缘故。
南坞村距离鄢陵县城五十里地,所以历史上就专门建设了乡政府家属院,后来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绝大部分的人都搬迁到了县城居住,但仍有几户人家常住乡政府,所以在机关建设过程中,就把最后一进院落的瓦房、平房仍保留下来作为家属居住区。

图十四:楼应该是这两年新建的,稍显小巧,现在想盖大点儿的楼恐怕是不可能了。中央的政策越来越严格,即便是基层,楼堂馆所也是不能随便建的。再则,乡镇政府作为公权力的基石,如今的财力怕也是难以承受的。

图十五:毕竟是农村工作,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有车的依然是少部分。

图十六:我四处走动拍摄照片,刘老师带着孩子在长廊下那辆歇息,自行车里装有吃的和一瓶水,假期里的乡政府一片清幽,我们一家三口人可以放松好好休息一番,也好为依然漫长的归途蓄力。

图十七:二楼东侧中间的房间开着门,想必是几位主要领导的房间,怕惊扰了人家,悄悄拍了图片,又赶紧悄悄下楼了。

图十八:我们离开扶沟回鄢陵家中的路线头一天晚上就在宾馆里定下了,早上游览了吉鸿昌广场,瞻仰了吉鸿昌纪念馆,回家时走柴岗,再去柴岗乡支亭寺村参观支亭古寺。
但对这里是一片陌生的,只知道支亭寺是在柴岗村的西侧。
就进了一楼最西侧的这间敞开大门的办公室,里头坐了两个人,就向人家问路,坐在里侧的一位清瘦的同志给我指了路。

图十九:乡政府院落里设的这些石桌石凳只能是成为摆设,平时都在工作,谁敢在领导眼皮子地下歇着闲坐?就是节假日,你坐在这里打牌娱乐,领导不说,恐怕进来的群众也得骂娘了。

图二十:趴窗户上看了看,一间是乒乓球室,但屋子显小了,另一间是杂物间。

图二十一,这四间房似乎是机关餐厅,里头好像有人,就没敢过去拍照片。
几年间,与柴岗重逢,心情竟有些激动。
我想,一定会有《再见柴岗》、《四游柴岗》甚至《梦里柴岗》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