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片城市:大程书院的镇馆之宝(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博物馆)

(2013-11-06 20:54:11)
标签:

河南周口市扶沟县包屯

固城城关城郊曹里韭园

白潭乡镇文物古迹挖掘

县城博物馆美丽风景图

考古文化历史名人照片

分类: 图经城市

图片城市:大程书院的镇馆之宝(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博物馆)
    图一:百转千回,一番问询,终于,扶沟大程书院的大门出现在两辆自行车、一家三口人面前。

          进大门,过头进院落,跨过门槛高高的龙门,大门内摆放一桌一椅,一位大姐在值班。

          登记的时候,忍不住就向大姐说起关于大程书院的一些话题,没想到她内行,从大程书院说到扶沟各处的文物景点,相谈甚欢。得知我们一家三口骑自行车来扶沟游玩,又是慕名而来,大姐说:

          “看你是真喜欢,今天让你们看看大程书院最珍贵的文物——平时的游客是看不到的,有重要领导或客人才开门的。”

          ——回来了查资料,才发觉自己真是非常幸运的,平常去的游客确实极少进到东侧的古建筑里。

 图片城市:大程书院的镇馆之宝(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博物馆)
    图二:大程书院二进院落,二进院落是大程书院的核心所在,过龙门,与龙门遥遥相望的是立雪讲堂,而中轴线两侧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好的科举考场。西侧有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景重现和科举文化介绍,东侧则存放了大量扶沟出土的碑刻、雕像。

          一个县级城市,能细心地做好这项工作,真是不易。

图片城市:大程书院的镇馆之宝(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博物馆)
    图三:扶沟县固城乡道清寺村道清寺内出土的明代青石佛。

          很巧,道清寺我去过,那里的烈士墓碑、柿子树和可爱的孩子让我记忆犹新。

          因为见到的都是些近年盖的房子,没有古建筑,以为只是一座豫东乡间普普通通的小庙宇,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石佛,看来道清寺也是很有文化底蕴和值得挖掘的故事的。

 

图片乡村:河南小村千年古寺藏中共烈士墓碑(周口扶沟固城乡道清寺村)
    图四:2011年9月同样是带着老婆孩子到扶沟固城道清寺时所拍的图片。

 

图片城市:大程书院的镇馆之宝(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博物馆)     图五:扶沟县城何氏祠堂出土的明代青石鱼缸,这东西真是不常见,长见识了。

          扶沟何氏看来古代史望族。

图片城市:大程书院的镇馆之宝(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博物馆)     图六:扶沟县白潭镇尹郭村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墓门,看见这两块大石头,不用看文字就猜着是古墓葬的墓门,看见它,心里忍不住就想着双手用力“咯吱吱”推开墓门,胆战心惊地伸头往里偷窥……

图片城市:大程书院的镇馆之宝(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博物馆)      图七:扶沟县城南关外出土的明代刘自强墓志。

           扶沟县的刘自强听说过。

           鄢陵有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梁兵部”梁廷冻,是鄢陵人心目中神仙级别的历史人物,关于他有许多的广为人知的传奇民间故事。

           禹州市有一个被禹州人念念不忘的传奇人物马文升,禹州农民作家张丙灿还根据马文升的资料写就了砖头厚的长篇历史小说《马文升》。

           猜想着刘自强在扶沟的地位应该是相当于鄢陵的梁廷冻和禹州的马文升。

           刘自强了不得,当过很大的官:广平府推官、吏部考功主事、太仆寺少卿、补陕西参议、山西副使、陕西参政、按察使、湖广右布政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巡抚四川、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最广为人知的,是他仕途顶峰时期的三个职位: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     

           ——很巧合,梁廷冻、马文升、刘自强都是明朝人,没细查资料,具体生卒年不详,但知道梁廷冻和刘自强都是嘉靖时期人,两个人说不定还曾经是同殿称臣的同事哩!     

图片城市:大程书院的镇馆之宝(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博物馆)      图八:扶沟也出土了兵马俑?看头上的帽子,好像秦始皇陵兵马俑也是这个装扮。


图片城市:大程书院的镇馆之宝(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博物馆)      图九:扶沟县城文庙内出土的明代石浴盆。

图片城市:大程书院的镇馆之宝(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博物馆)      图十:鄢陵、扶沟二县的老一辈人和文史爱好者都是熟知一句民间谚语:

          “鄢陵的好城墙,扶沟的好牌坊。”

          扶沟县包屯镇郝岗村出土的明代节孝坊石牌铭。

          ——要是扶沟县古时大量的石牌坊都能完好地保存下来,那就是一个震动全国的绝佳去处了。

          可惜,某个黑色时期,对古建筑古文物等一切所谓“封建”的东西仇恨到了极点,脑袋发热,打砸毁烧,实在可惜。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毁了就没了,再做一个就是假的了。

          就像建国初一些领导人要拆北京的某个古城楼,林徽因极力劝阻,但领导根本就不理会。林徽因说,你们现在拆了,五十年后你们还要在这个地方重建——谁也没想到,林徽因说中了。

          现在,北京城寸土寸金的某个地方又建了一座雄伟的仿古城楼。

          可惜,只是仿古而已。


图片城市:大程书院的镇馆之宝(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博物馆)     图十一:扶沟县固城乡出土的清代差役碑,这个倒是少见,可惜只是匆匆走过,没时间细查细看。

            扶沟县城内出土的清代地丁银碑——这可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啊!

图片城市:大程书院的镇馆之宝(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博物馆)    图十二:扶沟县韭园镇后郑村出土的唐代张守节墓志。唐代的东西,在豫东平原上应该也是少见的。


图片城市:大程书院的镇馆之宝(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博物馆)     图十三:扶沟县城郊乡马村出土的唐代赵洪达墓志。


图片城市:大程书院的镇馆之宝(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博物馆)    图十四:扶沟县曹里乡黑蟒寨出土的明代刘廷秀墓志铭。


图片城市:大程书院的镇馆之宝(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博物馆)     图十五:扶沟县城关镇刘氏墓地出土的明代刘月楼墓志铭。

            ——看看文字,刘月楼还是个秀才。

            ——他娶了俩老婆。


图片城市:大程书院的镇馆之宝(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博物馆)      图十六:扶沟县包屯镇陈岗村出土的明代青石佛。


图片城市:大程书院的镇馆之宝(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博物馆)      图十七:也是扶沟县包屯镇陈岗村出土的明代青石佛——陈岗村有什么古寺庙?不然哪里来的青石佛?

             说明这个村庄历史厚重。


图片城市:大程书院的镇馆之宝(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博物馆)      图十八:扶沟县城东关粮库出土的清代路伯通墓碑。


图片城市:大程书院的镇馆之宝(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博物馆)       图十九:扶沟县城文庙内出土的元代重修庙学之纪碑。元代文物也是相对较少的。


图片城市:大程书院的镇馆之宝(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博物馆)     图二十:扶沟县固城乡道清寺村道清寺出土的唐代汉白玉石佛。

            ——道清寺村不得了啊!竟然出土了这么年代久远切是汉白玉雕刻而成的石佛。

            跟同样是出自道清寺的明代青石佛相比,这个汉白玉石佛则显得体态特别是面部更丰满一些,难道唐代时候男人也流行肥胖美?


图片城市:大程书院的镇馆之宝(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博物馆)      图二十一:连孩子妈妈也忍不住细细探究一番。


图片城市:大程书院的镇馆之宝(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博物馆)     图二十二:这座长长的廊房里,这位佛祖最潇洒,还有坐骑,不知道是老虎、狮子还是大象。

              出门能有这样的工具,应该也是身份的象征。

              ——厚重扶沟,不虚此行。

              希望鄢陵在这方面有朝一日也能像扶沟一样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