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国庆节有了两天休息时间,一家三口人来了一次扶沟县城骑行。
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这里有几位我的非常真诚的朋友。通过新浪博客,认识了扶沟县的博友行行老师、梨花暮雨老师,又通过这两位老师,认识了热衷骑行的王义民老师和霍启韶老先生。
我们不是同一年龄段的人,最年长的霍先生年长我四十余岁。
但在与这几位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始终都是非常愉快的。当能从心里马上就能感觉到真诚的时候,我知道我是幸运的。这个时代,浮躁是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像我这样的乡野小人物,能够与这几位扶沟朋友认识,实在是老天对我的垂怜。
2013年10月2日中午,我首先见到了梨花暮雨和霍启韶老先生。
图二:刚进入扶沟县城的鸿昌大道,梨花暮雨就打来电话,问我们骑到没有。我说,刚到,正在鸿昌大道,因为感觉方位是在县城的西南角,所以已经开始往东走了。梨花暮雨让我停下,问我附近有什么标志性建筑没有,我说这儿有个“四方”。知道了我的所在,梨花暮雨让我停下等待,他来接我。
图三:往东骑行了几十米的时候接到了梨花暮雨的电话,就在这里,在自行车上拍了路旁的建筑。鸿昌一品,看看后头的高层,猜想着是一处正在开发中的楼盘了。目前看,这些小县城的房地产业依然是朝阳产业。
图四:对面的多层已经入住了,难得还是多层。现在建房都是电梯房了,听说是政府不批多层的房产开发了,原因是占用土地面积过大——地是越来越值钱了,但农民处于最底层的局面依然。
图五:这家的多层也奇怪,不建六层七层,只建了五层,再往上垒几块砖头,一平米两三千元啊!这样盖不是赚钱少了嘛!
聚鑫苑,名字可够赤裸裸的,不过现在不会有人对钱反感,起这个名字也无可非议。
图六:鸿昌大道上车来车往不安全,也没个凉荫躲避热气,就把自行车推到了这条支亭路上。
支亭路,顾名思义,源自扶沟县柴岗乡的支亭寺遗址。
这次到扶沟,对扶沟的地名印象特别好,支亭路、鸿昌大道、桐丘路、关帝庙街、小戏楼街、城隍庙街等。首先,有直接的渊源,地域特色明显,我有你无的名字,再则,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图七:鸿昌大道的辅路,应该是前些年新修的,路面很宽,只是人少一些。
图八:提起扶沟县,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吉鸿昌将军。以人名命名街道名字,这也是历史对一个人最高的肯定了吧!在扶沟的一天多时间里,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吉鸿昌对扶沟的影响,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扶沟人对吉鸿昌那种难以名状的情愫。
图九:在等待的时候,就在支亭路与鸿昌大道交汇处闲拍了几张照片。
支亭路西侧,有一片别墅群,别墅前,还保留着一栋老式的红砖红瓦房。在农村,红瓦房是常见的,但在一排别墅前摆放着,就显得有点儿格格不入了。不知道是不是有时拆迁问题造成的奇怪局面。
图十:在扶沟境内所见的水,水质都是不错,独独支亭路旁的这个小河沟,明显是污染严重,不知道是生活污水造成的还是有工厂企业在直接排污。
图十一:梨花暮雨老师在他的办公室烧茶等待,霍老先生骑自行车接住我们一家三口,沿着一条城外的大道一直就到了梨花暮雨的值班处。站在梨花暮雨办公室门外走廊里往北看,有两栋已建成还未启用的楼房。梨花暮雨介绍说,左侧是扶沟县卫生局新办公楼,听说国庆节后就要入驻。后边漂亮的白色楼房是扶沟县人民医院的新址,看这栋楼盖得确实挺气派。
图十二:食品监督所,应该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个部门。
图十三:梨花暮雨所在的办公楼,小楼不奢华,却也精致,楼内的卫生保持得非常好。跟着梨花暮雨走进楼内的时候,看楼内同事与他热情地招呼寒暄,就能感觉到他的工作氛围是和睦愉快的。
图十四:梨花暮雨的工作单位对门是金海花园,据梨花暮雨介绍,这个小区是扶沟县城建成较早条件比较成熟也是比较高档的。
前边拍到的是“聚鑫”,到这儿了又有“金海”,从这里足以看出房地产开发商们心中的最重的是什么了。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人家盖房子的目的就是要赚钱,富了开发商,充足了政府财政,那就只有老百姓心甘情愿地来买单了。
图十五:扶沟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
对这个地方不了解,只是知道平时农村的育龄妇女要到这里做结扎手术。再一个知道的是结婚后的青年男女怀孕前必须先到这里体检,然后才能凭证生育孩子。
但我结婚那会儿到鄢陵县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做婚前检查时,本来想着好好做个检查的,没想到医生根本就是一脸的无所谓,根本没进入工作状态,很简单地做了检查,匆匆就结束了。到最后,给了一张条,说了几项女方的状况,有的项目根本就没看,竟然也填了。
看人家也没心情理我们,也不能自讨无趣,就赶紧离开了。反正来的主要目的是要个检查证明,只要有了证明,就可以去办理准生证,准生证拿到手了,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怀孕生孩子了。
图十六:最后说说扶沟县的历史渊源。
尚景熙编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7月版《河南地名漫谈》载:
“扶沟位于河南中部双洎河南岸。双洎河古代名洧水,发源在密县的马领山,从新郑辗转东南流,由鄢陵进入扶沟境。《水经注》说,县境‘有扶亭,又有洧水沟,故县有扶沟之名’。扶亭有大扶亭和小扶亭。大扶亭在今县城东北,沙河故道的东岸,东汉时为扶乐乡,隋朝开皇年间置扶乐县。小扶亭在大扶亭的北面。”
“扶沟县为西汉所置,治所在今县城东北部。西汉并于今县城西南二十里置县,名新汲。阚骃云:‘本汲乡……以河内有汲,故加新。’新汲县隋朝废。唐初复置,后又废。唐朝初年,因扶沟县治位于陈州(今淮阳)北,曾置北陈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