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2013年8月17日的照片。
那天周六,我休息了半天,就陪着刘老师带着孩子到孙老庄村给刘老师看病。
天气还是挺热的。
平日难得出村,好不容易有了一家人一起出门的机会,就骑着自行车去了,算是一次短途骑行吧!
病看过了,我说,南边刘贾庄村一个亿万富翁在老家的旧宅上新建了一座全神庙,拐个弯去看看。
就去了。
庙是新庙,面积不大,装修的还不错,只是大殿内挂的全是打字复印社弄出来的神仙大合影,一个神仙占着巴掌大的面积,佛教、道教、儒教诸神齐聚,整体氛围并无庄重、肃穆之感,算是败笔。
自然,香客寥寥,除了一位看门的大婶带着一个三两岁的孩童,就只是我们一家三口了。
出了刘贾庄村,一路向西,过鄢陵县南坞乡牛薛村,一箭之遥,是西李庄村。
从村东南角进,从西北角出,是一条长长窄窄的乡间公路,少有车辆行人,出了野外虫儿鸣声,安静异常,倒是让一路的闷热似乎也消散不少。
出村,路旁树下有纳凉的老者和汉子、女人,野外的纳凉,倒是与空调屋别有一番不同滋味。

图二:绿荫长廊里享受一种乡间野外的淡然骑行,心情放松,竟也不觉得累了。
欣赏着夏日田园美丽风景,一家三口人边走边闲聊,很舒服。

图三:途中看到有两位老人在庄稼地里浇灌辣椒,就下了车,算是歇脚。老伴儿在地里头浇水,老头儿在地头凉荫下休息,突然看到炎炎夏日里的田间小路上来了陌生行人,老人就走到了路上。递上一根烟,表示友好,不问来自哪里去往何方,就愉快地交流了。
说了什么已然忘记,记得的只有那种悠然的交流状态,老朋友一般。

图四:挥手告别,继续前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有了一座陈旧的小桥。此处比较偏僻,行人稀少,没有超载大车的损毁,路况还算可以。

图五:作为鄢陵的水乡,南坞的河流一直都是水量充沛的,今年的干旱异于往常,就不下雨,好在农田水利设施相对比较完善,庄稼不致枯死,听人说,最耐不得干旱的小尖椒到成熟最多的有浇灌十遍的。

图六:河道不宽,名字却大——汨罗江。
南坞乡的几大水系,含清流河、大浪沟都算是较大的河流,而这汨罗江则显得较小秀气许多。
1989年出版的《鄢陵县志》载:“汨罗江位于鄢陵县城东南27公里处(看来,比《鄢陵县地名志》,《鄢陵县志》的表述更客观、冷静一些)流向南北,源于张桥乡陈楼村东,过张桥乡老张桥村、张桥乡后厦村、南坞乡北坞村、南坞乡卢庄村,经南坞乡党庄和南坞村间,穿南坞乡彭庄村、南坞乡前石村,于南坞乡牛薛村汇入清流河。”

图七:过汨罗江小桥,再往西行,路的尽头是一条南北路,名唤乐仓路(鄢陵县马栏镇乐陵岗村——陶城镇仓头村),也有叫它彭逍路的(许昌市鄢陵县彭店乡——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
这是往南去的,再往前走几里路是鄢陵县南坞乡刘圪垱村。

图八:要回南坞村,得向北,过了前边的彭庄村,一里地就是南坞村了。
结束了此次骑行,除了天气稍热之外,旅途还是愉快的。
加载中,请稍候......